三清阁符咒网

宋朝那些事儿:道君皇帝痴迷的信仰:长春道观寺庙寺院

符咒网    2023-02-08    49

宋徽宗崇尚道教,并身体力行进行了一系列的崇道活动,宠信道流,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肆修建宫观,还非常重视道经的学习,增添道官、道职和道阶来提高道士的地位,同时还扬道抑佛,通过抑制佛教从而进一步确立道教的国教地位长春道观寺庙寺院

徽宗崇道与北宋的其他皇帝相比还有自己的特点,他不但非常喜欢驱鬼、占梦、预言等之类的道术,并且还以道教为唯一信仰,对道家信仰非常虔诚,这是其他北宋皇帝跟他所不同的长春道观寺庙寺院

一、宋徽宗喜好道术

回顾历史,崇尚道教的皇帝不止宋徽宗一人,如唐代的唐玄宗,北宋的宋真宗,明朝的明世宗等长春道观寺庙寺院。这些皇帝的崇道举措在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但不同帝王的道教政策因为不同时期发展需要、不同的喜好,也有相应的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唐代玄宗时期因为玄宗的支持,道教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潮,掀起了对道教的狂热崇拜。其中唐玄宗尤其迷恋“长生之术”。为追求长生不老,服食丹药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此,他研习医药,开元十一年(723)玄宗颁布了亲自撰写的《广济方》,可看出玄宗对药物的精通程度长春道观寺庙寺院。玄宗曾与宁王和岐王说:朕每思服药而求羽翼,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陈思有超代之才,堪佐经纶之务,绝其朝谒,卒令忧死。魏祚未终,遭司马宣王之夺,岂神丸之效也!……此为帝王之轨则,于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朕未尝不废寝忘食钦叹者也。钦因余暇,妙选仙经,得此神方,古老云:‘服之必验。’今分此药,愿与兄弟等同保长龄,用无限极。他认为长生才有能力让天下“归善”,为了长生玄宗从道经里“妙选”药方进行研究,并且,大力提倡炼丹采药。

“玄宗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长春道观寺庙寺院。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炼醮祭,相继于路。投龙奠玉,造精舍,采药饵,真诀仙踪,滋于岁月。”玄宗崇尚长生之术,每天半夜焚香祈祷,命令官员采药进贡,并利用道士给自己炼药。玄宗因要炼制丹药,不惜兴师动众在皇宫内设置专门炼制丹药的场所,“兴庆宫合炼院内产灵芝草,五色分辉,六茎。神丹入炼而转精,祯祥应期以如答。”

据《新唐书·方技传》中说,一个叫姜抚的人,声称自己精通仙人不死之术,被太常卿韦绦得知,由韦绦推荐给玄宗长春道观寺庙寺院。韦绦对玄宗说“常服春藤,使白发还有鬓,则长生可致。”因此,玄宗派人大肆寻找春藤。由此可看出唐玄宗对于长生之术的痴迷。宋真宗也是有名的崇道皇帝之一,他非常喜欢招徕隐逸之士,特别是精通修养之术的道士。他召见的道士主要有种放、贺兰栖真、赵自然、王鼎、赵抱一、郑隐、李宁、柴通玄、林逋等。其中大部分都精通修养之术。

终南山的隐士种放,他的母亲非常喜好道教和修炼辟谷术,种放也是,因此非常得真宗的重视,“真宗优礼种放,近世少比”长春道观寺庙寺院。贺兰栖真,特别擅长服行气之法,不害怕寒冷和酷暑,经常说自己已经一百多岁。景德二年(1105),真宗“于是,上遣中使诏召赴阙,以至,作二韵诗赐之,号宗玄大师,赉以紫服、白金、茶、帛、香、药,蠲观之田租,度其侍者。”

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得知赵自然精通修身养性的术法,下令“‘如闻自然颇精修养之术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委发运使杨覃访其行迹,命内侍武勇全诏至阙下,屡得对,赐紫衣,改所居青华观名‘筵禧’”。襄阳人王鼎擅长辟谷和修炼内丹术,真宗传唤他进宫传授。另有秦州赵抱一说自己曾偶然遇到神仙,从此之后不喜欢吃熟食,凡是经过火的食物都不吃,只吃一些茹干菊、柏叶、果实、井泉等等,外貌跟婴儿一样。他还经常在全国游历,每到京师,就居住太一宫,向人讲授养生的事情。之后又传诏华山的隐士郑隐、敷水的隐士李宁。

郑隐据说自小就遇到道士传授他辟谷练气的方法,冬天穿着夏天的衣服不知道寒冷长春道观寺庙寺院。李宁非常精通医药之术,虽然年迈却不衰老。同年,真宗还下令传诏承天观的道士柴通玄,询问无为的主旨,为此,赐他茶和药品还有五匹布帛,并免去承天观的田租。明朝时期,明世宗的崇道程度也并不逊色。明世宗比较偏好“先是要求祛病延年,进而要求长生,也要求淫欲的满足。”

因此,招来许多通达此术的人,如陶仲文、顾可学、盛端明等长春道观寺庙寺院。陶仲文因为进献房中术而被世宗重用,“陶仲文以仓官召见,献房中秘方,得幸世宗,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恭诚伯。”顾可学知道世宗喜好长生之术,“自言能炼童男女为秋石,服之延年。”盛端明“自言通晓药石,服之可长生,由陶仲文以进,……召为礼部右侍郎”。

朱隆禧希望借助陶仲文之手进献“秘术”提升官职,因此朱隆禧邀请陶仲文到自己家中,“至其家,以所传长生秘术及所制香衲(属房中术)祈代进长春道观寺庙寺院。仲文还朝,奏之。帝悦,加太常卿致仕。居二年,加礼部右侍郎”。后来到明世宗晚年,他更加迫切想要长生不老,便命令官员全国各地寻找长生之法,“时遣官求方士于四方,至者日众。丰城人熊显进仙书六十六册,方士赵添寿进秘法三十二种,医士申世文亦进三种。”乃至最后世宗“丹毒发作”而死。

相比之下,宋徽宗则更喜欢占梦、驱邪、预言之类的道术,并且徽宗还非常相信擅长此类道术的道士,如:张继先、王仔昔、林灵素、张虚白、王文卿等等长春道观寺庙寺院。据“方勺的《泊宅编》记载:朝散郎路时中,行天心正法,于驱邪尤有功,俗称路真官”。徽宗在位期间,一年瘟疫盛行,让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给染瘟疫的人做法,“书符投大瓮贮水以饮疫者,皆愈”。

后来,皇后错把针吞入喉咙,太医都没有办法“师遂进服符,呕出,针刺符上,宫中神其事”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宋史》里有说,徽宗每逢干旱便会派遣小黄门拿符纸让王仔昔画符祈雨。还有徽宗的宫妃得了红眼病,徽宗也命宦官去向王仔昔寻求方法,王仔昔说“焚符汤沃而洗之”宫妃的病马上便痊愈了。《宋史·方技传》里说林灵素擅长祈雨治病,“唯稍识五雷法,召呼风霆,间祷雨有小验而已。”宋徽宗非常相信林灵素,经常去看林灵素用符水给人治病。

宣和初年时,汴京城发大洪水,徽宗便派遣林灵素去治水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徽宗还十分信任张虚白,宣和末年的夏天,暴雨突发把宣和殿屋顶一角的龙给折断了,徽宗感觉非常惊异,问张虚白原因,张虚白答说,这是上天要示警您应该行善积德,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灾邪。随后徽宗听了他的话,并厚赐了他。后来王文卿也非常得宋徽宗的重视。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王文卿传》里记载,宣和初年,王文卿在渡扬子江时,得到“异人”传授他“致雷电、役鬼神之术”,徽宗知道后被重视长春道观寺庙寺院。而据《林灵素传》记载,王文卿是政和年间被林灵素举荐到京师来整治旱灾而得到重视的。

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记载,徽宗的皇叔再出访寻历时得病,医治无效,偶然遇到王文卿求得符水才得以痊愈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回到京师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徽宗,徽宗才下旨让他来京城。无论是哪种记载,都说明王文卿擅长此类道术,并且徽宗还命令王文卿,每五日进宫,为皇宫殿阁用符水洗涤污秽,除邪治病。还让他在广德宫中“行持南昌受炼司大法”,超度亡魂。

因为王文卿祈有功,徽宗封他为两府侍、冲虚通妙先生、视太中大夫,特赐他进徽猷阁,管理教门事务,还非常优待他的父母、妻子和弟弟长春道观寺庙寺院。除了这些有名的道士以外,徽宗还喜欢寻求擅长此类道术的能人异士。曾探访听说律州的士人刘栋,长期吃素保养精神,清心寡欲深悟大道,他住得隐秘,却能洞悉周围事物,他给的处方和符书,经常能够应验见效。于是,下令敦促遣送他赴任尚书省,审察验证后,安排在上清主策宫供职。

同时供给他路费、绎券、递马,还不让他没有住处等等长春道观寺庙寺院。综上所述,与其他皇帝相比,宋徽宗更加喜欢占梦、驱鬼、预言一类的道术,还特别优待精通此类道术的道士。而从宋徽宗偏好的道术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徽宗不仅想通过这些道术完成自己的个人愿望,而且更希望通过运用道术来达到“济世度人、保国安民”的目标。

二、虔诚的道教信徒

实行推崇道教的皇帝有许多,宋徽宗不仅推崇道教还对道教的信仰非常虔诚长春道观寺庙寺院。本篇第二章的第一部分,从正面论述了徽宗选择推行崇道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徽宗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徒,除此之外,从宋徽宗扬道抑佛的态度也能反映出徽宗信奉道教是虔诚的,并且是彻底的。唐玄宗在积极崇道的同时虽也限制佛教的发展,但更多的是因为武则天时期大肆崇佛使僧尼“乌烟瘴气”,且“僧尼数多,逾滥不少”。大修寺庙、殿宇和佛像,使得国库空虚,“农功虚废,府库空竭”,根本无力搞经济建设。

为了振兴国力,玄宗多次颁布限制佛教的诏令长春道观寺庙寺院。事实上唐玄宗虽然崇尚道教,但他自身并不排斥佛教。他曾经亲自注解佛家经典《金刚经》,并在当时影响甚广。在敦煌发现了许多关于唐玄宗注解《金刚经》的经典,如《开元皇帝赞金刚经功德》:金刚一卷重须弥,所以我皇偏受持。八万法门皆了达,慧眼他心得知。皆谈新歌是旧曲,听唱金刚般若词。开元皇帝亲自注,至心顶礼莫生疑。

他多次倡导“会三归一”、“理皆共贯”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后来张九龄上奏玄宗“至德法天,平分儒术。道已广其宗,僧又不违其愿,三教并列,万姓知归”玄宗批复他说“三教无阙”,都体现出他贯通三教的精神。北宋皇室历来都有“三教并重”的“祖制”,徽宗之前的帝王不仅注重道教的发展,也都遵循“祖制”没有放松佛教的发展。

据说宋太祖、宋太祖见到周世宗废佛的举动,就曾经寻访麻衣和尚说“今毁佛教,大非社稷之福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就算是在宋真宗时期,也没有限制佛教,还积极地调解道教与佛教之间的冲突,让他们和平的发展。宋太祖是北宋政权的开创者,登基之后汲取了周世宗废佛的教训,积极地推行儒、释、道三教并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很快下令恢复佛教的活动,下令各个寺院,把没有荒废、被毁掉的保存下来“其已毁寺,所有佛像存留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宋太祖保护了一些寺院和神像。寺院和神像对于佛家非常重要,寺院是进行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又是僧尼生活、栖身的场所,神像是佛教的精神象征。太祖下令恢复佛教可见他鼓励佛教的发展。

由于周世宗时僧尼的人数锐减,太祖“度童行”增加僧尼人数,并在相国寺举办宴会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国朝会要》里记载,“诏以二月二十六日圣诞为长春节,赐百官宴于相国寺。是日,以庆诞,恩诏普度童行八千人。”后来河南府的李蔼写了《毁邪集》诋毁佛教,被太祖流放至沙门岛。乾德五年(967),水旱灾害相继而来,许多人把寺院铜像毁掉卖钱,太祖知道后,下诏“七月丁酉,禁毁铜佛像。

己酉,免水旱灾户今年租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宰相范质为庆祝太祖诞辰写的祝圣斋疏用的都是佛教典籍。太祖对佛教论经感兴趣,曾经设置千僧斋,下诏让高僧讲经布道,并多次去寺院,如:“乾德五年,遂幸飞龙院。”“开宝元年(968),八月乙卯,按鹘于近郊,还,幸相国寺。”“开宝二年,秋七月丁巳,幸封禅寺”。

太祖还热衷佛教典籍,《佛祖统纪》上说,太祖下诏命令右街道录修编《大藏经》,并命雕刻印刷,在民间发行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大藏经》的整理编修总共历时十二年的时间,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是我国史上首部官方大藏经。宋太宗时期,社会逐步趋于稳定,为了巩固自身统治,他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就更加注重佛教、道教的发展。他认为“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

可知,宋太祖主要是处于政治目的利用佛教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因此,他继位之后,也增加了佛教人数,“太平兴国元年(976),诏普度天下童子凡十七万人。”为了进一步扩大三教的影响力,淳化年间,太宗下诏让参政苏易简编撰《三教圣贤录》,还命令当时为左街道录院讲经首座的佛教首领赞宁,协助树立、标榜许多的有名之士来“净化”人们的思想。佛教在经过之前几次的灭佛事件后,许多僧尼为了获取支持和减少佛教发展的压力,不得不大力倡导三教融合、互不诋毁等言论。赞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统治者应该为国家的和睦友好而尊重各教的圣贤,例如信奉佛教时,还应该支持老氏之教,并兼顾儒家之学。

这样,才能妥善的驾驭手中的力量,使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如果这样,那么三教就是一家,帝王就是一家之主,三教既然都是帝王的,那一家之主就不该偏心其中任何一边。偏爱就会产生竞争,竞争就会生出损害,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应该不偏不倚。所以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儒释道三教和睦友好,教法才能长久的发展,三教各有所长。他还规劝佛教僧尼要积极主动与道士缓和关系。这种主张得到了宋太宗的支持,太宗积极地推动三教合融、并重,利用三教之力稳定社会。

太宗之时非常注重对佛教典籍的翻译,在太平兴国年间,修建了译经院,还规定了译经的礼仪,《佛祖统纪》有载,于东堂面西,粉市布坛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开四门,各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目日大法曼拿罗;请圣贤;阿伽沫浴。设香华灯水者果之供;礼拜违旋,所请其佑,以珍魔阵。第一译主,正坐面外,宣传梵文。第二证义,……所须受用,悉从官给。这时翻译的经文都载入《藏经》。至道二年(996),下令制定《秘藏诠》二十卷、《缘识》五卷、《逍遥咏》十卷、两街笺注等。

宋太宗崇尚佛教的程度超过了宋太祖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宋真宗认为道教、佛教具有教化万民的作用。他在位期间因为财政较为紧张,有不少士大夫上奏希望制约佛教的发展,皆被真宗驳斥了。这时很多的百姓遇到困难,喜欢去寺庙里布施,一些官员认为这样会助长寺院的势力来危害社会,所以极力的限制佛教寺院的发展。真宗则不这样认为,他著写的《释氏论》有说:“以为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

认为佛教能够劝人向善,教化百姓长春道观寺庙寺院。还撰写的有《释典法音》、《四十二章经注》、《遗教经注》等等。“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大抵皆劝人为善。唯识达之士能一贯之;滞情偏执,于道益远。”认为对佛教的修心之论有所体悟的话,有许多的好处。遇到天灾时,真宗会亲自去寺院为国家祈福,希望年年有余、五谷顺成。同时,真宗对还不断地重建寺院。

景德四年(1007),重新修整僧伽塔;咸平至景德年间,修葺惠明寺得舍利塔;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重新修建峨眉山的普贤寺等等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在重建的过程中花费许多财力、人力。由此可见,真宗不仅对道教非常支持,也并没有放松对佛教的发展。宋仁宗时与之前相比对佛教的限制策略有加强,但还是遵循的三教并尊政策并没有改变。《佛祖统纪》里说仁宗亲自撰写佛牙舍利赞。

英宗时期,命令在相国寺的石碑上刻《三朝御制佛牙碑》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后来,神宗、哲宗时期都遵循了“祖制”。明朝嘉靖年间,世宗崇道排佛,但是官员崇尚佛教的活动并没有受到明显的限制,世宗的亲信太监黄锦就修建了“普安、广通和观音”三处寺院。当时非常有名的延寿庵,为嘉靖时期的司礼太监鲍忠所营建,并以建造宏丽而著称,“菴之侈如碧云”。可见嘉靖崇尚道教并没有宋徽宗那么彻底。

清代谷应泰分析嘉靖崇尚道教的原因就说“世宗起自藩服,入缵大统,累叶升平,兵革衰息,毋亦富贵吾所以极,所不知者寿耳长春道观寺庙寺院。以故因寿考而慕长生,缘长生而冀翀举。违备富于箕畴,乃希心于方外也。”就是说明世宗崇尚道教的主要原因是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并不是因为虔诚的信仰而选择崇尚道教。对比可知,宋徽宗如果不是虔诚的道教信徒,为了更好的维护统治,应该继续遵循“祖制”,而不会违反“祖制”改佛入道。从对佛教的态度方面亦可看出对于他对道教的信仰是十分虔诚的。

唐玄宗更多是因为发展经济,振兴国力而限制佛教的发展长春道观寺庙寺院。宋太祖、宋太宗和宋真宗更多是吸取周武宗灭佛的教训维护北宋王朝的稳定而采取道教和佛教并用的政策。明世宗崇尚道教更多的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宋徽宗崇尚道教与其他统治者不同,他抑制佛教的发展,改佛入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自身信道。

三、总结

宋徽宗改佛入道不仅有深刻的政治、文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个人信仰作用下的结果长春道观寺庙寺院。作为一个纯粹的道教信仰者,当然是以弘扬道教文化、扩大道教得影响为己任。早在崇宁、大观年间,宋徽宗就表现出了抑制佛教发展的意向。他的行为虽然比较激进,不够理性,但不可怀疑的是徽宗以道教为唯一信仰,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682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