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金华——婺之游(转载):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邻台州,南连丽水,西毗衢州,北与杭州、绍兴接壤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东西长150.3公里,南北宽129公里。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金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即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自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始名东阳以来,历名金华、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分设金华、衢州两市,升为直辖市,实行市管县(市)体制。金华市现辖金华、武义、浦江、磐安四个县和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四个县级市及婺城区。土地总面积10918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57.60%,1997年底止全市总人口为440.51万,有少数民族36个,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畲族。
金华市上海市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腹地的结合部乐平道观寺庙寺院。这里历史悠久,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这里是华东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这里景点秀丽,气候宜人,物产富饶,是浙江中部中心城市,中国东南的旅游胜地。
金华这座古老美丽的文化名城,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乐平道观寺庙寺院。金华文化发达,从古至今,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人杰地灵,在文学、诗词、戏曲、书画、科学等方面人才荟萃、代有名家;如唐代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张志和首创渔歌体,革新了词坛;诗僧贯休“十八罗汉图”为中国古画瑰宝。自宋朝以来,金华学风鼎盛,南宋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名噪全国,金华被誉为“江南邹鲁”;元代名医朱丹溪创立滋阴学说,名扬国内外,明代宋濂为文质朴,文学理论观点颇有影响,作品广为流传;清代戏曲家李渔戏曲理论造诣极深,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近代的陈望道、施存统、曹聚仁、冯雪峰、邵飘萍、吴晗、艾青、黄宾虹、施光南、严济慈等都是世界级名人。他们都以自己的出色成就为中国和世界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1937年,杭州沦陷,金华一度成为东南抗日前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宁、沪、杭、延安、武汉等地南来的文化名人云集金华,中共浙江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先后在金华成立,领导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当时金华有13个抗战文化团体、9种报纸、50多种刊物、12个抗战剧团、20家书店、冯雪峰、林默涵、石西民、何家槐、聚绀弩、可是思、柯灵、张乐平等活跃在金华文坛上,当时金华被称为“东南抗战文化名城”。金华古城寺庙楼阁林立,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省级文保单位37处、县(市)级文保单位300多处,馆藏文物达3万余件。如南朝的八咏楼、唐代的法隆经幢、元代的天宁寺、明清的卢宅,太平天国重要将领李世贤攻克金华后,将当时的清试院拓建成的侍王府等,都是江南颇为著名的古建筑。
金华市交通便捷,是浙江和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市域内公路通车里程达4739公里,对外则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的综合运输网络。浙赣铁路、金千铁路和金温铁路在金华市交江,规划中的金甬铁路、金椒铁路及黄山至千岛湖铁路将引入金华枢纽。金华公路北通杭州、上海,西连衢州、东接宁波、台州港口,南达温州港。杭金衢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金温高速公路正在筹建。金华江为钱塘上游,自古为水上交通要道。金华主要水路曲贯东西:东阳江、金华江(婺江)与兰溪首尾相衔,顺流下富春江而汇钱塘。武义江上系永康南溪,下行与东阳江合流于金华市区。溯兰江而上,可至龙游、衢州、江山、常山、开化等地。自唐始水上航运十分繁荣。宋室南迁临安后,金华地位尤显重要,其时船帆如织,航程辽远,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名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实为当时航运兴旺的生动写照。抗日时,水运兴盛亦为金华一大特色,曾有“陆路关隘,水上通衢”之说。60年代后,由于陆上交通迅猛发展等原因,水运事业渐趋萎缩,但潜力仍很大,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讨开发之中。金华义乌机场已开通广州、北京、深圳等10多条航线,进一步扩大了金华的交通优势。
金华地处金衡盆地东缘,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粮食产量仅次于嘉兴,有浙江的“第二粮仓”之称乐平道观寺庙寺院。金华的花茶、举岩茶、佛手均闻名于国内,金华火腿则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驰名世界。金华的寿生酒以及八九十年代金华市晓明真菌研究所培育发展的大仙灵芝、灵芝盆景和佛手酒厂酿造的佛手酒也驰名中外。
金华是一座山水城市,自然风光极富特色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以双龙五洞十景和兰溪六洞构成的溶洞群竞相争奇;以方岩山、九峰山为代表的红层丹霞地貌山景,挺拔绝秀;以婺江、兰江为代表的水乡景观风光迷人;以金华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林景观一派郁郁葱葱。义乌江和武义江在金华城南汇流为一,俗称婺江,雅号双溪。溪水清澈,像一条玉带绕城向西流去,沿岸风光旖旎,城外有南山和北山相峙对立,气势雄伟。康熙朝《金华府志》云:北山“蜿蜒起伏,势如游龙,腾空驾云,高为潜岳,云压万峰,左右分支,回峦列峰,连屏排乾,拱卫四维。西南诸峰数座,近者横如几案,远者环如城廓。”尤其是金华山国家级双龙风景区,层峦迭峰,林木蔽天,曲径通幽,水石争奇,素有“五洞十景”之称。其中双尤洞、冰壶洞、朝真洞合称北山三洞,最为著名。近年来又开发了江南第一道观黄大仙祖宫、世界第一洞瀑仙瀑洞和桃源等景点。360多年前明代著名大旅行家徐霞客步行到金华山游览了4天,考察了三洞,写出了近5000字游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文人雅士慕名前来游览者举不胜举:古代的有刘峻、沈约、孟浩然、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现代的有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等。他们有的写下游记诗篇,有的留下题词墨迹,为风景区增添了绚丽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李先念、彭真、陶铸、严济慈、费孝通、朱容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先后游览过北山双龙风景区。改革开放后,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览者络绎不绝。
通过几年的开发,金华旅游迅速崛起,已拥有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岩、六洞山、仙华山、郭洞龙潭、三都屏岩、九峰山——大佛寺等六个省级风景区,兰溪、武义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横店中国农民旅游城和诸葛村、江南第一家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景点,并有10个景点纳入国家和省级旅游线路乐平道观寺庙寺院。金华已经形成了以金华山(城)为统领,以山水游、朝圣游、民俗游、购物游、美食游为骨架的大旅游格局。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金华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管理日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迅猛提高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全市现拥有涉外饭店38家、旅行社28家、旅游票务车船4家、旅游定点单位55家,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管理队伍、导游队伍和宾馆、景区员工队伍。
金华已成为又一个旅游热点城市,一个为广大旅游者所神往的旅游胜地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二)金华市所属备县(市、区)概况
婺城区 位于浙江中部偏西,东、西、南与金华县接壤,北与兰溪市相连,总面积301平方千米,总人口32.23万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其中城区面积29.83平方千米,人口19.02万,辖7个街道,4个镇,5个乡。
金华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置乌伤县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东汉初平三年(192)分乌伤西南部地设长山县,即今金华县和婺城区,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分城区。隋治在今城区。隋开皇十三年(593)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1985年撤地建市,原金华市(县级)分设婺城区和金华县。
金华交通便捷,历来有“四省通衙”、浙中交通枢纽之称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浙赣铁路横穿东西,金千铁路、金温铁路纵贯南北,分别在城区金华西站和城郊新东孝站接轨,金华西站为浙中客运中转大站,金华东站系浙中物资转运中心,金华南站是金温铁路的始发站。公路四通八达,有330国道,03、45等省道联接省内外各大中城市,跨金华江联接老城区与江南开发区的有通济桥、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盘桥、
婺江大桥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义乌江上有东关大桥、上浮桥和建设中的东市大桥沟通南北。跨武义江的豪乐大桥、洪坞桥和在建设中的钢索拉桥联接江南开发区和多湖片区,使金华城区南北东西连成一。30多条公交线和千余辆出租车昼夜行驶在全城大街小巷与城郊各乡镇。规划中的杭金衙高速公路将横穿区境。全区有邮电局、所68处、邮路总长1550千米,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9224门。
农业方面近年来重视科技兴农、集约化经营,除种植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外,主要生产城区居民生活所需要的蔬菜、瓜果、茶叶、肉猪、禽蛋、牛奶、鱼虾及佛手、山茶花、茉莉花等名贵花卉和苗木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湖头一带地势平坦,湖塘密布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罗店镇90%农户种植花卉,故有“花乡”之称。
工业方面稳步发展,现有工业企业1646家,其门类有纺织、服装、印染、食品、塑料、制药、皮革、机电、建材、电子、化工等20多种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工业产值56.15亿元。乡镇及乡镇以下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各乡镇都开辟了不同规模的工业小区、生产各具特色的产品,有的远销国内外。城区商业网点遍布,商品门类齐全,商品销售总额46.80亿元,外贸出口6.850万美元,金华江(婺江)以北老城区既是全市商贸中心。西市街、新华街、八一北街、胜利街、解放东路、人民东路等都是繁华地带和购物中心。江南开发区街道纵横有序,主要有双溪西路、八一南路、双龙南街等主街道,1998年市委、市政府及下属各部门南迁、江邮为全市政治中心。设施完善的金华商城、金华工商城等多功能市场和化纤布、家电、农贸、家具等十几个专业市场,及接待客商的中、高档宾馆、饭店。
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在区境内有金华市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金华学区、浙江师范大学、金华教育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金华分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普通中学25所、中等专业学校9所、中等技术学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体育运动学校1所、小学
84所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其中有享誉省内外的百年学校——金华一中、金华师范学校等。全区已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医院26所,金华市中心医院、金华市中医院等,都是医疗设备先进、医务力量雄厚的重”点医院。
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级双龙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文保单位天宁寺、太平大国侍王府、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八咏楼、法隆寺经幢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市级文保单位有明月楼、一览亭等等。还有婺州公园、黄宾虹公园、金华青少年宫、清风公园、五里公园、金龙湾公园、黄宾虹公园、青春公园、艾青纪念馆、严济慈纪念馆、黄宾虹艺术馆等等。
金华县 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界于北纬28乐平道观寺庙寺院。4'—29。19',东经经119。18'—119。56'之间,东连义乌,南接武义、遂昌,西界龙游,北靠兰溪。全县辖16个镇8个乡,全县总面积1742.65平方公里,总人口到1998年上半年止为56万,有18个少数民族,其中畲族人口最多。境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物产丰富。
金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县境内即已有人数繁衍生息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东汉初平三年(192)建立长山县,为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八年(598)始名金华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历来为郡、州、路、府、专署驻地。
金华自宋元以来有“小邹鲁”之称,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理学大盛,吕祖谦独树一帜,与朱熹的理学,陆九州的心学三足鼎立,唐仲友则以经制之学鸣于世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他们收徒讲学,形成以杂博致用为特色的金华学派,在全国颇有影响,一直衍化到元末明初。
金华县历代人才辈出,唐代有首创渔歌体的词坛先驱者张志和、南宋有主张抗金的两位淳熙朝丞相叶衡、王淮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有理学家宗师吕祖谦、何基、王柏和许谦皆从耙孔庙。明初的宋濂,其文章质朴流传国外等,近代的学者何炳松为开中西历史比较学之先河,现代名家更是群星灿烂,有“北齐南黄”黄宾虹画家、有世界三大著名诗人之一的艾青、音乐家施光南等等。
金华县是浙中交通枢纽,东南西北的铁路、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金华县经济向以农业为支柱,农林渔牧综合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一直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乐平道观寺庙寺院。粮食为浙江省商品粮县之一,佛手、火腿、金华府酒等特产,饮誉海内外。1998年金华县被命名为中国佛手之乡和中国草莓之乡。草莓、葡萄、柑桔、毛芋、蔬菜产量大,销售全国及海外。
金华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名扬海外的黄大仙成仙之地——赤松山。有以全国第四大佛著称的千年古刹大佛寺、东汉太末龙丘苌隐居之处——九峰山、江南一绝的汤溪城隍庙,还有积道山、琅峰山等等旅游胜地。
东阳市 位于浙江中部,南与磐安、永康、金华相邻,北与诸暨相近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人口78万。
东阳,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开始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乐平道观寺庙寺院。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东阳交通便利,西靠浙赣铁路,杭温、杭麓、金甬公路经过全境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义乌机场距市区仅20公里。
东阳特产丰富,有火腿、茶叶、药材、果品、草席、芝麻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东阳“雪舫蒋腿”,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曾获一等奖。1982年又获全国食品质量金质奖。“东白茶”在唐代即为朝延贡品。天檀牌特级珠茶,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世界优质评选大会上获金质奖。“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芍药和元参等名贵中药材,是东阳的传统特产,元胡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东阳,素有“工艺美术之乡”、“百工之乡”“建筑之乡”的美称。东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有恐龙化石遗址,南宋朱熹讲学的“石洞书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肃雍堂”;有省级风景名胜地三都——屏岩风景名胜区;有金华市级风景名胜区“落鹤山”、“社姆山”。改革开放以后,横店度假村、八面山影视城、白云文化城等新兴旅游景点的开发,为东阳增添了新的光彩。
义乌市 位于金衙盆地东缘,全市辖14个镇9个乡,总面积1102·8平方公里,人口65万,境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义乌历史悠久,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设置乌伤县,唐武德七年(624),改称义乌县乐平道观寺庙寺院。1988年5月,撤县设市。1995年被评为全国综合百强(县)市第47位,同年被列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
义乌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名人辈出。三国时骆统,梁代高僧傅大士,初唐骆宾王,宋代宗泽,金元名医朱丹溪,元代文学家、书法家黄晋,明代抗倭名将吴百朋及戚继光所率的3000义乌兵名扬天下,清代有治理黄河的功臣朱之锡、教育家朱一新,现代有冯雪峰、陈望道、吴晗等。
义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有著名仙境——南泰山,有佛教圣地双林寺,有越王勾践避难的勾剩山等;义乌江、大陈江横穿境内,风光崎旋,素有“华(花)川”的美称,还有松瀑山飞瀑,王大坑龙潭等20多处流泉和湖泊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义乌物产丰饶,红糖、火腿、南枣被称为义乌“三大宝”、饮誉海内外;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产,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上乘,古今中外屡获殊荣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义乌小商品市场连续7年蝉联全国10大(百强)集贸市场之首,义乌小商品市场品种繁多,价廉物美,已成为购物旅游的天堂。义乌将以风景旅游为基础,购物旅游为重点,加强以中国小商品为中心、双林风景旅游区和宗泽故里游览区为骨干的全市旅游网络规划和建设,争取把义乌建设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商务、购物中心和功能健全的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中等城市。
兰溪市 古称丹溪,位于浙江中西部金衢盆地北缘、钱塘江上游,自唐咸亨(476)建县以来,已有1500多历史,在宋、元、明、清是浙中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繁华之地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交通便捷。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人口66万。兰溪市经济发达,是浙江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
兰溪地方工业发达,已拥有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工业产品8000多种,其中获国际金奖、部优、省优称号的产品112种,并有20大类100多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兰溪物产丰富,有“乌柏之乡”的盛誉,又是“金华火腿”主要产区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余丝琥珀蜜枣”、“兰溪大青豆”畅销国内外。
兰溪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东晋大仙黄初平、五代高僧贯休、宋代名儒金履样、元代文学家柳贯、大学者吴师道、明代文学家胡主尖磷、大学士赵志皋、清代戏剧大师李渔、现代辛亥革命志士蒋鹿珊、文学家曹聚仁、摄影家郎静山、当代名媛赵绮霞(赵四小姐)、世界女子铅球冠军黄志红等都是兰溪人。
兰溪风光秀丽、名胜众多乐平道观寺庙寺院。著名风景有六洞山、兰荫山、白露山,著名的建筑有聚居着4000余位诸葛亮嫡传后裔的诸葛八卦村;赵四小姐祖居、大戏剧家李渔芥子园、黄大仙故里等。此外还有中洲公园、大云山、通洲桥等名胜。兰溪,一个以神秘文化、民俗文化为其特色的现代旅游区,正在蓬勃兴起,并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永康市 历史悠久,永康建县始于三国东吴赤乌八年(245)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因环境秀丽,唐代亦称“丽州”。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
永康位于浙江中部,金衙盆地东南缘,东北与东阳交界,东南与绪云接壤,西毗武义,北连义乌,东邻磐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全市总面积1040平方公里,人口为52.3万人。地形属浙江丘陵区,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部和西部丘阜广布,河流两侧低地延伸,地势平缓,构成走廊式的盆地。盆地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
永康市内外交通便捷,金温铁路、330国道及拟建的金椒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与永东公路、永武公路都在这里交汇,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永康是一个山川奇秀、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著名的景区有方岩、五指岩、石城山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浦江县 地处浙江中部,浦阳江源头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总面积900平方公里,人口38万。浙赣铁路、杭金铁路、蒋义公路过境,辖9镇7乡。
浦江,东汉兴平二年(195)建县,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历代名人辈出,清初有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的蒋兴侍(心越大师)、近现代有著名文化曹聚仁、石西民和著名画家张书旗、吴弗之、张振择以及著名画家柳村、张岳健、张世简、洪瑞、方增先、吴山明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浦江民间文艺名震中外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民间活动有起于明代的“迎会”、“灯会”,民间工艺有竹根雕、剪纸、麦杆贴画等。
浦江山川秀丽,有仙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宝掌洞、“郑义门——玄鹿”风景名胜区、马岭风景区、官岩山和通济湖风景区名胜区、龙德寺塔公园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浦江农林特产众多,为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县、优质米示范县和桃形李、商品猪、供港猪、茶叶、蚕茧主要产地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浦江工业以轻纺为主,外向型程度高乐平道观寺庙寺院。水晶灯饰、民用挂锁成为全国最大的加工出口基地。服装针织、绒绣、羊毛地毯、木雕家具也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武义县 武义县位于浙江中部,总面积1577.2平方公里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丘陵、山地、平原比例61:33: 6。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雄鸡岩、龙头眼睛、龙潭背、乌龙尖等79座,最高峰为海拔1500多米的牛头山,均系仙霞岭延伸的分支。
县境内水源丰富,较大河流有武义江和午溪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年降水量1445.7毫米。森林覆盖率59.76%。交通便捷,330国道和金温铁路通过武义。
唐天授二年(691)建县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1958年并入永康县,1961年复设武义县。现有23个乡镇,少数民族以畲族最多,近0.4万人,柳城镇为畲族自治镇。
武义文物古迹众多,有金鞍山、凤凰山商周文化遗址,有东汉中晚期古窑遗址乐平道观寺庙寺院。南宋时朱嘉、吕祖谦、陈亮曾3次在武义明招山设堂讲学,吕祖谦死后即葬明招山。延福寺有浙江唯一完整的唐钟以及南朝的盘口双龙壶。岭下汤有太平天国时期的标语,武义是老革命根据地县,近代名人辈出。有革命诗人潘漠华烈士,有中共浙江省委第五任书记徐英烈士,还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著名画家潘洁兹等。
武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萤石矿质优储量大,素有“萤石之乡”之称乐平道观寺庙寺院。蜜梨是全国3大出口县之一。“牛头牌”绿茶享誉国外。武义是浙江省商品粮、杉木林、毛竹林、油茶林、出口茶重点基地县。改革开放以来国营和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迅速。百花山“柯士”系列矿泉水饮料,多次获全国性金奖、“好来西”牌西服远销国外。
武义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乐平道观寺庙寺院。随着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将逐步成为浙中重要的休闲度假与观光胜地。
磐安县 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大盘山区乐平道观寺庙寺院。东邻天台县,南接仙居县、给云县,西连永康市、东阳市,北与新昌县接壤。境内大小山峰5200多座,1000米以上高峰63座,其中清明尖海拔1314米为境内最高峰。县境溪涧4500多条、山泉1000多处,是钱塘江、曹娥江、灵江、瓯江的主要发源地,故称大盘山为“诸水之母”。全县总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20.3万,8个镇、12个乡,山地占91.48%,耕地占5.79%,水域占2.47%,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是中国“香菇之乡”、“药材之乡”、“茶叶之都”。
磐安旅游景点既好又多,有奇洞(仙风洞、聋耳洞、五圣洞、八仙洞、蝙蝠洞、红军洞),奇树(树中树、姐妹松、九头松、金鸡松、雌雄柏、紫荆树、树中竹、大杉王、紫膝王),奇桥(仙人桥、树根桥、修金桥、老鼠桥),奇坑(平砥坑、洗肠坑、燥坑、冷坑),奇石(大炮石、仙人石、大将石、眠牛石、天门石),奇岩(天马岩、石星岩、弹子岩、石冲岩、扛轿岩、螺狮岩、火星岩、千丈岩),奇瀑(百丈瀑、千丈瀑、龙门瀑、滴水岩瀑、水下孔瀑),奇山(大盘山、破雷山、敕峰尖)等乐平道观寺庙寺院。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7335.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