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让人难忘的城市:平湖道观寺庙寺院
杭州,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城市平湖道观寺庙寺院。
2017年9月中旬,借送女儿到广西上学的机会,顺便与家人来到杭州游玩平湖道观寺庙寺院。从桂林到杭州乘坐特快T78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当天下午16:44出发,次日不到8点就到了杭州东站。
印象里的杭州,是有关西湖的种种传说,是满满的唐宋文化,还有“江南好,最忆是杭州”的诗词平湖道观寺庙寺院。其实杭州作为六朝古都,市内外都有古迹,但由于战乱沧桑,只是一些遗存,即便这样,也是非常难得了。不到西湖等于没来杭州,西湖是杭州的名片,西湖的历史文化、茶文化也代表了杭州的历史。西湖十景闻名遐迩,分别是“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看了其中的四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
刚到西湖边上时,将近上午10点,天色转阴,稍后掉下了雨点平湖道观寺庙寺院。初次来西湖便遇到雨天,真有苏东坡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境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感觉这是描写西湖最为经典的诗篇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西湖边上有很多反映国军抗战的雕塑,还有反映东北抗联的,有一个是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很有特点,这在国内颇为少见,但同时也证明了杭州在当年抗战时也是重要的战场。
漫步在西湖边上,人流如潮,大家都想饱览西湖的景色平湖道观寺庙寺院。抢着拍照片,发朋友圈。同行的人稍一放松,身边的人就不知走哪去了,因为远处近处全是人。
在湖畔纵目远眺,西湖湖面雾蒙蒙,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隐约可见,雷锋塔也能看到轮廓平湖道观寺庙寺院。湖上的船只缓缓行驶,湖边的垂柳迎风飘荡,西湖的景色仿佛是一幅江南水墨画。
著名的历史遗迹风波亭就在西湖边上,但很少有人驻足关注,大家的兴奋点都是西湖的景色,少有人关注西湖的历史平湖道观寺庙寺院。其实西湖原本是海的一部分,在秦代时填海围堤,海的一部分成为内湖,后来才演变为西湖。风波亭是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及其子岳云遇难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一代名将含冤而去,南宋偷安小朝廷失去了国之栋梁,不久便走向了衰亡。现在的风波亭不过是仿古建筑,真正的风波亭早已毁于战火,但是风波亭边上的汉白玉石碑却是货真价实的文物,碑文介绍了风波亭的历史背景,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
从风波亭沿湖畔继续往西,就是著名的景点断桥残雪了平湖道观寺庙寺院。虽然没到冬天,断桥上没有雪,但是秋天的氛围也足够了。游客们在断桥上面拍照,桥下的荷花已经有些凋谢,不过仍有几朵在顽强地绽放,与这阴冷的天气相斗争。上桥时遇到一个玩轮滑的老人,腰上缠着音箱,播放着Beyond乐队的《海阔天空》,一边在滑,一边拉着游客来共同起舞。下桥边的亭子内,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跳舞,一位七十左右的老阿姨在唱着邓丽君的《甜蜜蜜》,一位岁数更大的老人家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多游人闻声而来,都被场面所震撼。不少年轻人拿出手机拍摄,老人大方对着镜头,更加卖力地表演。
我在他们间歇时,忍不住问下那位大伯的年龄,他笑着对我说:十八岁平湖道观寺庙寺院。大伯好幽默。后来老人家告诉我,他已经七十四岁了。因为西湖景区毗邻杭州很多住宅小区,所以在这里休闲活动的不只是外地的游客,还有本地的居民,西湖美景对他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一种生活的情趣。对于老人这样的境界,我也不禁为之动容,自己在七十四岁的年龄,还能否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身体,恐怕未必。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可以改变容颜,改变身体,但改变不了从容的心态,淡定的境界平湖道观寺庙寺院。
西湖边上另外一个有历史渊源的古迹就是灵隐寺平湖道观寺庙寺院。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古老的寺庙,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平湖道观寺庙寺院。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关于灵隐寺的名字,有一个传说: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以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僧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关于云林禅寺,还有一个传说:自命风流儒雅的康熙皇帝来到杭州灵隐寺摆谱,老和尚请求他为寺院题块匾额平湖道观寺庙寺院。康熙信手挥笔,在纸上写了个老大的“雨”字,可“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字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这许多笔画怎么也摆不下了,真是急得皇帝下不了台。还好,在一个随从的暗示下,他将错就错,写成“云林禅寺”。这块匾挂了三百年直到如今,可老百姓并不买他的账,仍叫它“灵隐寺”。康熙题匾的笑话也一直流传到如今。
灵隐寺的悠久文化,还有人对佛教的虔诚,致使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了山门,其中有不少外国游客,看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研究平湖道观寺庙寺院。
灵隐寺山门前两座历经1100多年沧桑历史的石塔和经幢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是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的原迹平湖道观寺庙寺院。现在的灵隐寺是明清时期仿建的,而这两座石塔则是当年古建筑,外观虽然有些破损,但整体保存完好,仍然在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变迁。在灵隐寺的各个建筑的显眼处都书写有近现代名人的对联,内容各不相同,但读后让人感觉很有禅意,其中灵隐寺山门对面的冷泉亭有联写道:泉干耐冷有名山,峰欲飞来无净土。颇有些耐人寻味。
在灵隐寺的腹地,也是山中高处,还有一处始建于东晋的“永福禅寺”,距今1600多年,在宋代时曾是皇帝求仙拜佛的专用寺庙平湖道观寺庙寺院。我徒步寺中,看到很多遗存的古迹,比灵隐寺更多。
从永福寺出来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我们启程返回酒店,结束了一天的西湖与灵隐寺之旅平湖道观寺庙寺院。实际上要想看完西湖十景及周边的历史古迹,没有一周的时间就不行的。有些看不到的地方只能留做下次了。
坐在杭州的旅游大巴上,观赏杭州的市容,感觉到杭州是一个把现代和历史结合的非常好的都市平湖道观寺庙寺院。虽然高楼林立,街路宽阔,但并不杂乱,西湖边上的历史古迹保存的非常完好,从东晋到现在,1600多年的历史跨度,有些古迹仍然存在,这与当地人的呵护密不可分。
从西湖边上起舞的老人,还有等候公交的行人,我都觉得杭州市民对外地人很热情、很包容,杭州人的心态很从容淡定平湖道观寺庙寺院。这也许与去年杭州市举办的G20峰会有关。
杭州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融入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中,作为中国发展最好的数字化城市,让人们感觉到了它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潜力,杭州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平湖道观寺庙寺院。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21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