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西山: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刚经历了一次重创,我决定出门散散心桂平道观寺庙寺院。去了趟北海,可是广袤无垠的大海无法放逐我满怀的心事,汹涌澎湃的浪潮也不能冲淡我浓浓的失意。
朋友又约我游西山,两年前上过一次西山,可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好好赏玩,心里一直还有个遗憾,或者在艰苦林攀登的过程真的能去掉身上的戾气与秽气呢桂平道观寺庙寺院。选了一个无雨无晴的日子,就驱车出发了。
进入桂平市区就等于到了西山脚下,我们一行六人填饱肚子就轻装上山了桂平道观寺庙寺院。一条弯路通往山脚,不到五十米就到了西山景区第一站秋柳亭。
亭子修在路旁的小河边,八角玲珑,古色古香桂平道观寺庙寺院。游玩返来的行人多在此亭歇息。沿着公路向上,一路都是林木葱郁,浓荫密布,仰望上去遮天蔽日。让人惊叹的是青松中散散的几株桉树,一棵棵直冲云宵,气势逼人,银灰色的树干光滑笔直,在绿影中格外醒目。
前面就是高大的西山门楼,许多游客在此焚香谟拜,缭绕的檀香让西山增添了不少圣洁与灵气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跨过门楼的香火就像去掉了秽气,一身清爽的上山才不辱西山圣灵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我们都不是体魄很好的人,就选了个折中的办法,座索道榄车上山,步行下山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索道设在一个幽静的山谷,在缆车上乘着徐徐的山风,我想登山原来也很轻松。山谷里是大片的茶圊,西山茶一直以绿,醇,香,淡出名。茶圊里各色的蝴蝶自在飞舞,真是一处僻静怡人的好地方。 对面的榄车上过来两个年青人,挥动着手中的相机要给我们身后的两个女青年拍照,大喊着:“你们好,笑一个,笑一个!~” 女青年清脆甜美的笑声在山谷里荡漾,她们伸出两个手指对着相机开心的笑着,榄车很快错开了,他们在山谷上空擦肩而过, 也许,不,就是一辈子只是这一次舒心的相遇,当男青年拿出相片,一定会向无数朋友讲述一个虽然很短很简单,却是因为简单而美丽的故事。缘份在这里没有多少延续的可能,原来不能伸展的缘份永远都是完美的, 我们在努力维护的时候反而会把一切弄糟。
下了索道我才知道原来索道终点设在半山腰,想看风景还得向上攀登桂平道观寺庙寺院。沿着弯曲的山梯拾级而上,身前身后都是游兴正浓的游人。上是莽莽苍苍的山岭,下是天凿地设峭壁,刚容得下两人并肩而行的山路上赶集一样的热闹非凡。年老的精神奕奕,年青人成双配对悠然得意,少年与孩子们最活跃,不小心一个箭步跨到你前面去。我的心却怎么也无法舒展,萎蘼的,静静的默视着周围。身边的他关切的拍拍我的肩,是啊,在这样美的风景中又怎么能忽略了自已的存在?
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没绕到山顶,山腰搭了好多简易的小屋,卖些小吃清粥,与工艺品桂平道观寺庙寺院。我们挨过了一间又一间屋子,他们渐渐有些乏了。一条通向山顶的小路笔直的横在眼前,我很累,却不出声,默默的咬紧牙向前走着。同行的几位撤退了,只有朋友一声不吭的陪在我身边,我汗如雨滴,他关切的看着我,不敢说一句话。他知道我不是在登山,而是在给自已最残酷的惩罚。所有的苦都涌上了心头,我绝望的向上爬,与命运做着最消极的抗争。就是这一山岭我也拿性命来搏来拼,最好是终于烟消云散留个清静。不公平的是搭上无辜善良的朋友。回头看他差不多两百斤的人在强大的体力消耗下,早已上气不接下气,我只能愧疚的停下来,坐在山石上陪他休息。
不断有人上山,也不断有人下山桂平道观寺庙寺院。上山的人一身疲惫,全力在坚持着,没有笑容,只有粗重的呼吸。奇怪的是,这么高的山岭自已攀援还觉得不胜气力,却有很多人带上孩子。上山的人群中有一个年青姑娘,身背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她用广西方言冲着山上的同伴喊着:“落个人来别别(背背)葵(他)!”她拗口的方言逗得满山的笑声,有人学着说了。“还有得你别!”。但是她没有回头,冲前面山顶下来的人笑笑,又用心的向上攀。下山来的人表情可不一样,他们嘻哈着,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一对中年夫妻下来了,男的在前面,女的双手搭在男人肩上,一步一步沿着石阶往下跳,她像个快活的小姑娘。朋友问他们:“上到山顶还要多久啊?”
我心里一笑,他是坚持不住了桂平道观寺庙寺院。男人说还要半个小时,女的却回头安慰我们说:“好快到了,二十五分钟就够了。”我们都笑了,我知道就算是十分钟对我们来说也有点免为其难。
朋友问我,还上吗?我倔强的说:“来了不到山顶算什么来过?”他故做轻松一笑, “反正人家上得我也不怕桂平道观寺庙寺院。”就是呀,反正有那么多人都坚持过来了,难道我便是世界上最娇弱的一个。一次又一次命运无情的抨击,除了低头迎上,我又能做些什么?
山风吹拂着我发梢,一丝丝理顺着我纷乱的心绪桂平道观寺庙寺院。朋友起身准备陪我起程,我笑笑回头下山。何必要争上最高峰?在山下等我们的几位同行好友笑声不断,他们可以落行如此轻松,我又何苦背负如此沉重?
名利桂平道观寺庙寺院,钱财,爱情,家庭,有哪一样不是生不随人来,死不从人去的?
我加入了同行六人的行列,专心欣赏风景,一处花草涓流都不愿错过桂平道观寺庙寺院。下山经过松涛轩,满山苍翠的松树,高大密集。进入林中却听不到松涛声,再往前行,转过一个大弯才忽然有呼呼的响声隐隐传来,称做松涛绝不夸张,大面积的风声如虎啸龙呤。
渐向曲径通幽处穿行,峰回路转,前面传来淙淙滟滟的流水声桂平道观寺庙寺院。一块天然巨石独霸一边,石上红漆三个大字“碧云天”。石下一股清泉潺潺涓涓。据说此碧云天景区正是取自诗句 【宋】范仲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再看碧云天下,果然是佳木葱茏,重荫叠翠,清泉润泽,静谧怡人桂平道观寺庙寺院。我走到泉边,掬起一捧清泉,洒在脸上,一股清凉抚平了满心的浮躁。
走过碧云天,来到了龙华古寺,可我从不愿轻易进入佛门宝地,从来都有个奇怪的念头,女子是不能轻入寺庙的,特别是和尚们待的地方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不过,龙华寺下的洗石庵倒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桂平道观寺庙寺院。遁入空门的女人到底是如何看破红尘呢?
洗石庵的香火很旺,不少善男信女在庵里庵外烧香谟拜桂平道观寺庙寺院。此庵始建于清顺治三年,以后屡有修葺。旧时庵前有个“烟月池”,据说是专供佛祖洗石之用。这一“洗石”之说又来自何处呢?佛家云:”西山之石身居瘴乡,粗莽唐突。”要让自然界的“瀑,雨,露,烟,月,潭”,不断洗刷,濯磨,方能玲珑剔透,返朴归真。这倒让我想起红楼里的宝玉原也是青埂峰下一顽石,而女娲补天也有人本是石捏出来的说法,这样说来,人人皆是劣石,少不得要在山川景绣中洗炼。庵前两联我细细玩味,也觉有趣。
天竺府江流到眼晴岚归奕气
云山经雨洗点头奇石也思灵
连顽石都洞了先机,那我们这些草莽人群又何必迷恋凡尘俗事,自寻烦恼呢?迟早不是乱草蓬里,黄土垅中白石一堆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步入洗石庵,没有期盼中的如天外佛音的钟磬清鸣,也没有仙风道骨的尼姑颂佛唱经,只有随处朝拜的游客穿行在庄严肃静的殿堂桂平道观寺庙寺院。进入庵内,抬眼就见许愿池,池中石龟上驼满了银币,池中也堆积无数,正面是观音莲花座,两旁的绿叶漆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三分海阔天空”的警句。一个小姑娘正有模有样的朝着莲花台扔硬币,她身子微侧,举手投去,好一个优美的姿势,硬币稳稳跌入莲花台内,她高兴的击掌欢呼:“OH!Yes!"我在一旁听了不禁哑然失笑,难得的一个现代式的求愿仪式。
我有满怀纠结,想与佛门中人求些阐意桂平道观寺庙寺院。可走了几个院子也见不到一个僧人,只好做罢。信步来到庵内已仙去的主持宽能法师纪念堂,这里留下了许多法师生前的相片,一路看去,想不到佛门中人也关心政事,法师与政府要员的合影,法师在各界访问的留影。不是说佛门中人六根清净,超凡脱尘吗?这样说来,佛家人除了吃素外与平常人又有什么两样?看着寺院内安装的空调,又看看穿着俗世服装的寺院管理员,我厌恶现代文明对佛门仙气的侵噬。
游过洗石庵,我也渐渐疲倦桂平道观寺庙寺院。一步步挨到山脚,美丽的亭台楼阁中尽是些休闲懒散之人,石桌上三五一群的打着扑克与麻将。我有些惆然,如此清静的灵秀之地却被世人如此践踏。略看华厦山川本是大同小异,细品人间万象却是处处称奇。西山一游,收获甚微,试拟一打油诗结束此文。
堪破人间数无常,偏在红尘卖乖张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西山一游心先老,笑向天涯涂荒唐桂平道观寺庙寺院。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417.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