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去年3——4月,我赴西北五省采风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沿途风景、城市风貌、古迹景点、人们的生活习俗等对于我这样一个生长在南方的人眼里,是那么新鲜,所行所感,记录整理成文,与广大文友分享。
乌鲁木齐
最早知道乌鲁木齐,是我小时候听阿凡提故事知道的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入疆以前,我以为乌鲁木齐是一座小城,可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层出不穷的摩天大楼和宽敞的马路,俨然一座现代化都市。我此时很难想象自己站在新疆的土地上。
乌鲁木齐看不到我所期待的民族风情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朋友告诉我,天山把新疆分成北疆和南疆,善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同胞,主要居住在南疆的喀什、和田等地,而在北疆的乌鲁木齐,汉族同胞居多。
风和日丽的晴天,站在高楼上便可眺望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我想去天山,可山上却是冰冻三尺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尽管心情失落,但我很快从丰富的美食中找到了乐趣:分量充足的羊肉串、手抓饭、拌面、天然牛奶让我一饱口福。
在乌鲁木齐,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颇有维族风情的地方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那就是国际大巴扎(汉语意为市场),这里方圆几公里,是维族同胞最集中的地方,看到那些胖敦敦的老太太穿找民族服饰,长白胡子的老大爷戴找各种五颜六色的小花帽,满头黄卷发的男女青年以及那满街听不懂的维语,使我仿佛置身在异国他乡。
国际大巴扎的群体建筑,充满浓浓的清真风格,这也是我在这座城市看到最有特色的建筑了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乌鲁木齐在西部大开发中已最快的速度朝前发展,但政府在规划城市时,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民族特色。乌鲁木齐在多数内地人眼里更应该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城市,可现实的乌鲁木齐更像南方的都市。也许这在经济发展上是令人欣喜的事,可在民族文化方面,却是是一种悲哀。
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群中,我发现国际大巴扎如同一个长相俊俏的维族少女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克拉玛依
出乌鲁木齐,再往西北走,经过昌吉、石河子、奎屯,大约4个小时,就可来到著名的石油城——克拉玛依市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我不敢相信眼前这座美丽的城市,在50年前还是茫茫的戈壁滩,多年前的一天,一群石油工人打出了第一口油井,从此,这座城市因石油而建,因石油而闻名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城市也许应该是车水马龙,可在这里的大街上,看不到一个闲散的人,人们多是油田战线的职工,内地城市蜂拥的农民工在这里却找不着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石油是财富的象征,克拉玛依无疑是富裕的,这个城市同时也是有品味的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这里有一个约300米长的文化步行街,我走过很多大城市的步行街,却从来没有见过像这里的步行街散发着浓郁的文化味。步行街两边,没有商埠,而是各种各样的雕塑、花草、亭阁。
街边,一条50米长的浮雕格外耀眼,浮雕栩栩如生记录了克拉玛依石油勘探的历史,我发现很多年老人,在浮雕前沉思良久,也许他们是在回忆多年 前石油大会战那热火朝天的场景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当地朋友自豪地告诉我:路面上的每块大理石砖得花100多元钱,我惊诧了,街面上需要多少块大理石砖?为建设城市文化设施,而花费惊心巨资,必将使文化的本身失去意义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走在这昂贵的路面上,我心在发抖了,我想起贫困的家乡那一双双失学儿童的大眼睛……
吐鲁番
一进入吐鲁番市区,我就不停地喊热,原本在乌鲁木齐还穿毛衣,现在仅穿短袖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虽然是4月初,但骄阳似火,难怪吐鲁番被誉为火洲。吐鲁番是瓜果城,又大又圆的葡萄,无人不知,这个时节让我无法分享新鲜的葡萄和西瓜。我还没有休息,就直奔向往已久的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维语称雅尔果勒阔拉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在市区10公里外,我看到交河故城遗址,没人会相信这是2000多年前古人的杰作。大约在秦朝时期,这里曾是车师国的首都。历经千年风雨,这座城市建筑的主体结构依然奇迹般的能保存下来,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的气候。
交河故城毁于元朝那连绵不断的战火,可以想象破城之日这里是一片火海,女人和小孩哭声震天,男人的拼死抵抗是何等的壮烈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在残壁断垣、寂静一片的交河故城,我发现有一大片小坑,相传是掩埋孩童的场地,为什么在城市里有一片坟地,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元朝的铁骑惨无人道地灭绝一切,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多行不义必自毖,战争最后伤害的是人类本身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敦 煌
“敦”,大也,“煌”,盛也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我对敦煌有一种膜拜之情,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里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她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它以数量浩繁,技术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世人展示了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的社会历史图景。
就为这些,我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敦煌,在敦煌车站下车,还要坐120多公里的汽车才到达敦煌市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敦煌市是沙漠中的绿洲,敦煌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城市,往西走不远就出阳关了,也是古诗中“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当时的敦煌繁华之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沿海城市。但随着唐朝以后经济中心的南移,敦煌逐渐走向了没落。几百年以来,敦煌更像一个被人遗忘的孩子,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大漠中,但几十年来,随着莫高窟佛教艺术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敦煌的城市影响力也日益上升。
莫高窟是敦煌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她在市区东南呜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5层,南北长约1000多米。1600多年前,传统有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囫柱仗西游至此,见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了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此后绵绵开凿了近1500年。
莫高窟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璨烂的时代,外来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那雄伟浑厚的高达十几米的巨大佛像,灵巧精致的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萨汇集成波澜壮阔的艺术景观。
提到莫高窟,不能不提到艺术家常书鸿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他上世纪30年代在法国留学时深深被敦煌艺术所吸引,后来他毅然回国,投身到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去。到敦煌后,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他的爱妻离他而去,可他却几十年如一日保护、研究着这些珍贵的艺术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常书鸿是举世公认的对敦煌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假如人们都能像他那样,就不会有大量国宝流失海外。
敦煌、莫高窟、常书鸿,让我肃然起敬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江枫渔火 22:36:36
兰州
恐怕中国再也没有哪座城市像兰州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了,两条大山脉中夹着一条大河,大河两岸是城市,这便是兰州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大河即黄河,黄河横穿城市,实为独特。
兰州,也称金城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相传,古时这里是军事重镇,由于地理位置的显赫而称为金城。另一种传说是一个农民在此挖出了大量金子,顾名思义叫金城。
黄河和拉面是这座城市的象征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十多年以来黄河都没有咆哮的身影了,她是那么的温顺、安静,这显然令人担忧。黄河上游水小声细,难怪有的地方断流了。兰州人敬重黄河,这里无数代人人是喝黄河水长大的。每逢假日,人们都会三五成群到黄河边休闲散步。显而易见,黄河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黄河不仅孕育了兰州,也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但黄河断流的无情现实,却冲击着子孙们不安的灵魂,站在黄河面前,我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
兰州拉面全国人都爱吃,尤其在西北“大行其道”,我也是兰州拉面忠实的食客,拉面拉的不仅仅是面,而是一种厚重的西北文化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西宁
西宁尽管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但和300公里外的兰州市是那么的小巧精致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青藏高原对于更多的人是神秘,那么古城西宁市郊的塔尔寺则有几分叵测了。
塔尔寺,在距西宁25公里的湟中县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在藏传佛教中这里是多么神圣的地方,传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诞生于此地,此寺院属黄教六大寺院之列,毫无疑问,塔尔寺是西北地区的佛教活动中心。
当我走近塔尔寺时,发现这里有各地前来朝拜的虔诚教徒,其中有西藏的牧民开着车或骑着或步行前来朝圣,那些被紫外线晒得皮肤很黑的藏族老太太,微闭着眼睛,要么是口念经文,要么是手里的轮经轮个不停,好像在祈告什么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不可思议的是有年轻的藏族小伙子,从遥远的那曲三步一磕头地前来朝圣,这一行路程少则半年,长则一年不等。我不懂得藏传佛教,但这种虔诚的精神却令人震惊。
在塔儿寺,很多身穿着红袍的年长的、年轻的、年幼的喇嘛们,在专心致志念经,完全生活在一个与我不同的世界里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藏族很多家庭里,如果能送出一个男孩到寺庙里念经做喇嘛,那得用几百只羊去“交学费”。在他们眼里,能够做喇嘛,好比我们平常人家培养一名大学生一样光荣。藏族人对宗教的执着精神,假如被我所用,那肯定是力大无比的勇士。
银川
宁夏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我是晚上乘火车到宁夏的,所以沿途的景色没有机会欣赏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银川曾经是西夏国的都城,但是八百多年前,这个曾经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被来自蒙古的成吉思汗所灭,就是连西夏国的书籍和文字也灭得干干净净,西夏国在历史上的消失是神秘的,它和古印加文化、玛雅文化的消失之迷一样,在历史上没有任何值得研究的史料,西夏研究因此被叹为“绝学”。
在银川市西边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也许还可以触摸到一些西夏人的历史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西夏王陵共9座,陪葬墓70余座。掩埋着西夏国10代皇帝的灵枢,但几百年来猖狂的盗墓贼早已取走了墓中的宝物,其实现在的陵墓多已是废墟。
大漠黄河、沧海桑田,时光倒流千年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贺兰山下,党项族在拓跋家族两代“西平王”的带领下由弱到强,逐渐兴盛。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建立夏州,到公元1038年,第三代西平王李元昊终于在此建立王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李元昊,一个颇有争议的皇帝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他创建西夏国时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他建国以后,伸张君权,参照中原王朝制度,结合本民族特点建立官署,逐渐完善了封建机构。最有意思的是他下秃发令,以求在风俗上突出民族特点,所以很多图画中西夏的人的头发是很特别的。尽管李元昊如此英明,但他却被自己的儿子所杀。他的儿子在成婚那天,李元昊鬼使神差喜欢上了儿媳,于是,他第二天就废了皇后,也就是他的结发之妻。很快李元昊不顾儿子的感受,将儿媳占为己有,并封为皇后。儿子哪肯饶恕父亲,一天夜晚,他潜入父亲的卧室,将其杀死。当然,儿子自然死罪难逃。一代天骄李元昊就这么草草结束了生命,实在尴尬。
厚厚的黄土早已掩埋西夏王国的一切,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在李元昊之后的若干英雄身上不断地演绎着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西安
西安无疑是一部中国历史的史诗,她卧躺在 “八百里秦川”中部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海外的炎黄子孙,更习惯称西安为长安,她代表了大唐气象,是中华民族最为强盛时期的象征。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就凭这一点,西安就是我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她是一座博大精深、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
现在可以触摸到西安悠久历史的,就是那高高的城墙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浩如烟海的典籍,记录了一代代人对西安的赞美,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三秦大地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
我在西安的时候,正逢黄土画派的创立举办绘画大展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黄土画派的创始人刘文西先生,在当今美术界是位德高望重的老画家,现是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他早年美院毕业后深入陕北农村,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国画作品。还有一大批像他这样的画家,呕心沥血地在实践一种艺术信仰。
黄土画派,其朴素、厚重的画风强烈地震撼着广大观众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这种画风正与陕西人的耿直、豪放的性格遥相呼应。尽管很多画家的画风逐渐走向抽象和表象,可这里画家们,却坚持写实主义的路线,依靠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扎实的艺术功底,赢得同行们的敬重。
西安,有一股上天赐予的灵气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自古以来,西安人才辈出,远的不提帝王将相,当今文学艺术界的石鲁、贾平凹、陈忠实、路遥、刘文西、张艺谋等哪一位不是如雷贯耳?
西安沉淀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要去传承,更又要去创新,这可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石河子道观寺庙寺院。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54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