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如果去古代中国旅行,我们要准备什么?: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近几年国潮风的热浪持续不断,每每看到街边身穿汉服,行着同袍之礼的“古人”们,都不由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大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但假如我们真的穿越回古代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我们又会看到一番什么样的情景?会打破我们想象中的美好传统吗?
葛兆光教授将用一本书带我们时光回溯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去古代中国旅行一番!
点击图片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即可购买本书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重订增补本)
葛兆光 著
定价:98.00元
商务印书馆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全书共十三讲,涉及汉字、婚礼丧仪、家族和社会、儒佛道、阴阳五行、民间信仰、传统的世界观等,覆盖了讲课的全纪录,内容非常全面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另外为了使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作者在用词用语上也比较口语化,非常易读易懂,是难得的传统文化通识读本。
本次重订,对内容进行了大量增补修订,增加了一些全新的篇章,并增添近百幅的配图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每讲后面增加了 参考论著和 阅读文献,以供读者延伸阅读。
商务印书馆旗舰店
悦悦图书京东店铺
书籍封面采用内封和外封的形式
外封设有烫金工艺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内封设有烫珠光工艺
精美细致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沉稳又灵动
书脊侧采用带书脊布的胶装方式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手感和视觉均与众不同
穿越回去的第一件事便是沟通,如果能正常沟通,那就会有很好的旅行体验,因此葛老师最先带我们认识的就是“汉字”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汉字——当然,太早就说“汉”字,也有一点儿问题,因为在这些文字被发明的时候,还没有“汉”——什么时候产生的?现在还有点儿说不太清楚,因为不断的考古发现在挑战现成的历史观点辽宁道教道家佛教。而没有疑问的成熟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我们来看古代的几个字吧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像“牛”字,就是牛的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犬”字,有脚、头和尾巴,就有点儿像一条狗的侧面;而“刀”字呢,就是画一把刀的样子……
不过,千万别以为殷商甲骨都是象形字,实际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经很成熟了,远远脱离了文字最初的阶段,按照传统的说法,象形的往往是最早的“文”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后来在“文”的基础上衍生了好多“字”辽宁道教道家佛教。那什么是“字”?“字”的本义就是在家生育孩子,所以“字”是一个房屋下有一个孩子。相对“文”是最初的文,“字”就是后来衍生出来的字。
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汉字造字用字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东汉的一个大学者许慎(约 58—约 147)还对汉字进行分析和总结,编了一本对我们意义非凡的辞典《说文解字》,为汉字的传承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几千年来,汉字几经变化,很难得的延续了下来,这过程中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就是秦始皇,他提出“书同文”,统一用秦的小篆,汉承秦制,最终形成了一个“汉字共同体”,这时我们就可以正式把这些文字叫作“汉字”了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汉字的使用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如果我们同意,思想是以语言和文字进行的,文化是依靠语言和汉字传递的,文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系统,那么,我们就会同意,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儿汉字,它在历史上长期的延续使用,肯定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胡适 1928年写的《名教》,他说的“名教”,就是“崇拜写的文字的宗教,便是信仰写的字有神力、有魔力的宗教”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他说, 中国一是相信“名就是魂”,二是相信“名有神力”,三是相信建立社会秩序需要“正名”。
汉字如何塑造中国人的思维?最终又是如何塑造中国甚至其他国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书中读到更多故事,包括汉字流传到其他地区后经历的“去中国化”阶段、书法与诗文的关系、普通话与简化字的选择等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阅读至此,葛老师已为我们揭开古代中国的面纱一角,古人真正的生活习俗、家国情怀、社会秩序、宗教信仰等内容即将清晰可见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想象中的古人是什么样的?可以一拳打死镇关西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三拳打死老虎,还可以喝十八大碗酒?或者有的皇帝就是清正廉明,有的皇帝就是阴险毒辣,甚至有的皇帝还有些风流韵事?亦或者格格可以很浪漫、放肆、到处乱跑?
不,葛老师要告诉我们的是, 这些想象都靠不住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这得从古代的婚礼丧仪说起,葛老师在书中为我们阐释了如何从这些特别的仪式中理解古代中国,并列举了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大观园中各家姓氏之间的关系、 当代小说《妻妾成群》中的长幼地位、 各项典籍中的礼仪范式,带我们从经典故事中看传统家族、伦理与仪式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说完“家”便是“国”,关于国家的学说以儒学为主,葛老师从家庭、国家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出发,讲述儒家的起源、思想以及它的意识形态化和制度化问题,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帮助我们直观了解儒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影响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图为儒家礼制著作中记载皇帝所用的旗帜(上)、足鼓和建鼓(中)、冕服(下)辽宁道教道家佛教,象征天子的神圣与权威
相对内部的儒学发展,外来的宗教文化也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佛教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对此葛老师也在书中详细进行了解说,例如众多对佛教传来途径的猜测、佛教与中国互相影响的关系、民众对佛教的众多想象等,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帮助我们认识佛教。
除了儒学和佛教,书中有大量关于民间信仰的内容,包括道家学说、禅宗文化、风水之说与阴阳五行,这也为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提供了全览图景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中国历史之久,中国文化之广,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各位读者不妨与葛老师一起,在《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中游历一番,从他的叙述中“激活”身为中华儿女的记忆、体验与经验,重建“(汉族)中国文化”的概念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古代中国文化讲义》(重订增补本)
目 录
“葛兆光讲义系列”·说明
开场白 面对难题:对中国文化的界定、涵盖与评价
一、界定中国文化之难
二、涵盖中国文化之难
三、评价中国文化之难
四、讨论古代中国文化的不同态度与方法
五、“文明”与“文化”之分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以及中国文化的现代命运
【参考论著】
第一讲汉字型塑了“中国”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引子:为什么是笔谈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一、从图画到文字:从甲骨文时代说起
二、说“文”解“字”:何谓“六书”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何谓“部首”?
三、通过汉字:传统中国人的思维与表达
四、书同文:“中国”的形成
五、书法与诗文:汉字的文学艺术
六、汉字文化圈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中国化”与“去中国化”
七、普通话与简化字:两难的选择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二讲红白喜事:在婚礼丧仪中理解古代中国
引子:想象古代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如何想象?
一、从高延( Groot)在厦门看到的葬礼说起
二、未知死焉知生:“葬礼是给活人看的”
三、复杂的称谓:汉族中国人的亲族分别
四、内外有别:同姓与不同姓
五、合两姓之好:古代汉族人的婚礼
六、大观园里小社会:从林、薛、史、王与贾宝玉的关系说起
七、长幼有序:孝和悌
八、家庭、家族与家族共同体:同心圆的逐级放大
九、丧礼与丧服:衣冠绝不仅是衣冠
十、五服制:认同、等差与区别的标志
十一、近代中国的葬礼:俗世的改变
十二、家谱、族谱和祠堂祭祀:荫及子孙
十三、说“同”:家族与地方在传统汉族中国的意义
十四、从传统到现代:衰微中的传统家族、伦理与仪式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三讲家国秩序:国家、社会与儒家
引子:从“家”到“国”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从“礼”到“法”
一、家有家规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国有国法:从家庭、宗族到国家
二、国家还是家国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国在家之上
三、国家与秩序的需要
四、儒家的礼:礼貌、礼节与礼制
五、仪式:靠象征建立秩序、合法性
六、什么是“儒”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
七、穿衣戴帽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不仅仅是穿衣戴帽
八、从礼到法的提升: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
九、名分:“必也正名”
十、“敬”与“仁”:和睦、等级与尊卑
十一、儒家学说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
十二、儒学的确立与瓦解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四讲佛祖西来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众说纷纭的佛教传来途径
引子: 1900年斯文·赫定的发现
一、“发现”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什么是“发现”?
二、进入话题:中外交流的通道
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路在何方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四、楼兰:古道西风
五、佛教自西来:普遍的看法
六、真的是这样么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伯希和、梁启超与胡适的疑问
七、另辟蹊径:猜测和可能
八、西南通道:想起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了马帮和史迪威公路
九、南海通道:《牟子理惑论》的启迪
十、数路并进:佛教如何传遍亚洲
十一、结语:条条大路通世界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五讲佛教征服中国辽宁道教道家佛教,还是中国征服佛教?
引子:从山门逛到藏经阁
一、印度佛教的传说
二、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十二因缘
三、解脱之道:“苦集灭道”四谛
四、解脱之法:“戒定慧”三学
五、佛教传入中国
六、异域的礼物:新思想和新知识
七、天下更大、时间更长:佛教的宇与宙
八、沙门不敬王者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可以吗?
九、佛教启示录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六讲似佛还似非佛:话说《坛经》与禅宗
引子:本来无一物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何处惹尘埃?
一、六祖之争的思想史意义: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
二、说“空”:空空如也
三、渐修:神秀代表北方的禅
四、顿悟:惠能代表南方的禅
五、《坛经》的故事
六、胡适的发现:《坛经》的著作权出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了问题
七、《坛经》的关键词之一:自净
八、《坛经》的关键词之二:无念、无相、无住
九、《坛经》的关键词之三:不立文字
十、《坛经》的关键词之四:顿悟
十一、禅宗影响中国:文化、艺术与生活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七讲大慈大悲观世音:民众的佛教想象
引子:大慈大悲与救苦救难
一、佛教经典里的观世音菩萨
二、有关观世音菩萨来历的传说
三、观世音菩萨的各种形象及其故事
四、古代中国关于观音菩萨的另类想象
五、观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触问题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八讲古代中国的道家:从老子到庄子
引子:道家与道教
一、道可道:那个关心身外事的时代
二、非常道:道家也不同
三、不得不说的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和“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四、模棱三可:“道”的多重涵义
五、虚玄的与实在的
六、同是道家:老子、庄子也不同
七、无待:浑沌凿七窍的故事
八、蝴蝶、骷髅与乌龟
九、无心是道:心斋与坐忘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九讲永生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如何永生?话说古代中国的道教(上)
引子:这是“中国的”宗教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一、从秦汉到明清:两千年道教简史
二、九转还丹:为永生的炼丹术
三、凭什么相信外丹能给你永恒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四、经历九转方成丹:丹炉与丹药的炮制原理
五、内丹: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产物
六、气:内丹的根本道理
七、内丹的基本方法
八、永生的追求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十讲幸福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如何幸福?话说古代中国的道教(下)
引子:神灵佑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我得平安
一、多神与一神: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说起
二、神仙系谱:三清、玉皇与众仙
三、斋醮仪式:沟通神鬼人
四、解决世俗困厄的法术之一:念咒
五、解决世俗困厄的法术之二:画符
六、解决世俗困厄的法术之三:守庚申
七、解决世俗困厄的法术之四:用法器
八、道教是一种宗教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是一种中国的宗教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十一讲分流与混融:古代汉族中国的民间信仰世界
引子:实际的和书本上的
一、上下分流:两个不同的观念世界
二、大传统与小传统
三、不分儒、道、佛:混融的信仰世界
四、信仰什么辽宁道教道家佛教,祈求什么?
五、民众宗教信仰的基本观念
六、民众宗教观念的传播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十二讲从风水说到阴阳五行
引子:从风水说起
一、风水之源
二、想象大地:风水的思想背景
三、儒者与风水
四、降而为风水先生
五、阴阳五行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为什么是阴阳五行?
六、“相其阴阳辽宁道教道家佛教,观其流泉”
七、在历史中看才是公平的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十三讲古代中国的“天下”辽宁道教道家佛教,现代世界的“万国”
引子:从《坤舆万国全图》说起
一、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观和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
二、九州和五服
三、天圆地方:空间的想象
四、四方复四方:从谈天衍的想象到张骞的凿空
五、知识和观念的分离:固执的中国天下观
六、佛教没有征服中国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但是佛教曾经给了中国一个机会
七、佛教观世界和佛教世界观
八、小插曲:宋元可能也有两次机会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九、关于“世界”的想象与心情
十、学术研究的基本立场:拿证据来
十一、《山海舆地全图》之后:中国世界观的转变
十二、从天下到万国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结语文化辽宁道教道家佛教,什么是汉族中国的文化?
引子:从“古代”走到“现代”的中国
一、回首已是百年身:唤回历史记忆
二、文化与文明:不得不分辨的两个概念
三、家族伦理与政治秩序:汉族中国文化的若干侧面
四、等级秩序与宗教信仰: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五、天人之际:汉族中国文化的若干侧面(续)
六、数字式概念: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十二月
七、东西大不同:这理性不是那理性
八、汉字如魔方:汉族中国文化的若干侧面(再续)
九、文化分类:究竟什么是“中国的”文化辽宁道教道家佛教?
十、重新思考中国文化
后 记
[ 向上滑动可查看目录 ]
葛兆光讲义系列
点击图片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即可购买套装图书
↓↓ 点击下方链接辽宁道教道家佛教,可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葛兆光: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葛兆光:研究学术史辽宁道教道家佛教,最终目的是懂得如何做学术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60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