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鉴]我对道教与佛教的一点研究(上):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道教是由道家发展而来的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纵观道家学术思想,有两大成就不得不说:一是顺其自然,清净无为思想,“大道生化万物,而人自处一无为的境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青海道教道家佛教。一是否极泰来,祸福相依的辩证法,道家讲“极 而 反 , 天 之 道 也”,道 运 动 的 规 律 是 不 断 走 向 自 己 的 反 面 ,即所谓“反 者 道 之 动”,物极则反。这一点与儒家讲不走极端的中庸思想是暗合的。至于“以柔克刚”的思想,“天 下 之 至 柔 , 弛 骋 天 下 之 至 坚”,至柔则至刚,在本质上仍属于辩证法。
“道教”是以崇奉“道”为人格化宇宙神灵的宗教形式青海道教道家佛教。道 教 之 得 名 即 是 由 於 其 基 本 信 仰 是“ 道” 。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时张道陵所创的“五斗米道”。该教是以 修 道 成 仙 为 信 仰 的 宗 教 ,奉老子为教主, 继 承 、 发 展 了 道 家思想,成为道 家 某 些 思 想 的 发 展者和 实 践者 。
道教教义博大精深,仅“道教的信仰”就有“大道”、“宇宙论”、“太极与阴阳”、“社会理想”、“劝善行善”和“人生理想”等几个部分青海道教道家佛教。今天我们合力创建和谐社会,这里仅就现实意义强的两点谈一下。
一是道教是教人向善、行善的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有 人 干 一 点 好 事 , 生 怕 人 家 不 知 道 , 而 一 旦 无 人 监 督 , 便 偷 偷 干 一 点 坏 事 , 自 以 为 瞒 过 人 耳 目 , 不 会 得 到 惩 罚 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道 教 对 此 态 度 完 全 不 同 。 因 为 , 善 恶 的 行 为 , 终 究 逃 避 不 了 果 报 的 法 则(因果报应) , 阴 功 阴 恶 , 人 或 不 能 知 , 天 地 神 明 却 不 会 不 知 。正如老子 说 : “祸 福 无 门 , 惟 人 自 召 。 善 恶 之 报 , 如 影 随 形 。”
今天,我们虽然不能再提倡“因果报应”,天地有“神明”这样的迷信思想,但作恶的人要通过行恶来收获幸福,还是行不通的,教人向善、行善,总是有积极的意义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人 应 该 时 时 处 处 警 戒 自 己 , 避 开 坏 事 恶 行 , 做 好 事 , 行 善 行 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今天,我们创造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共同参与进来,用向善、行善的人生信条要求自己。
二是道教的经义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青海道教道家佛教。”最大的道是自然。人们做事一定要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表达自然,印证自然,保护自然;力戒逆天违道,为所欲为,破坏自然,要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是一个需遵循最基本的客观规律。这一点与今人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暗合。
三是明道立德,以德化人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道教讲明道立德,便是要以德充实人生,明其道,立其德,将提高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一个定向青海道教道家佛教。道教经书《玉 钤 经 》云:“为 道 者 以 救 人 危 难 使 免 祸 , 护 人 疾 病 , 令 不 枉 死 ,要 当 以 和 顺 、 仁 信 为 本 。 ”由此看来,善即是德,和顺、仁信皆为德。儒家倡导“和为贵”,道教亦然,“学道九守”第一“守”讲的便是”守和”:
“圣 人 法 天 顺 地 , 不 拘 於 俗 , 不 诱 於 人 , 故 贵 在 守 和 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这里的“和”有“自然和顺”之意青海道教道家佛教。其中“不拘于俗”一句说得明白,道教里面是讲个性的,这就有“和而不同”的涵义了。今天人们向善举、求和平,讲信诚,都是时代对社会提出来的现实要求,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是摆在今人面前的一个文化使命。
佛 教
一提到佛教,大概没有人不知道“阿弥陀佛”的,那么阿弥陀佛是个什么佛呢?阿弥陀佛,略称弥陀,是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即净土门教主,为净土(宗)信仰之嚆矢青海道教道家佛教。梵语amitabha,梵语音译过来的,“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阿弥陀佛即是无量佛。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无量的无量之中,寿命第一。没有了寿命一切的无量都落空了;要有寿命,所有一切的无量才能真正得到享受。不言而喻,人作为生命体而存在,这是十分受用的。净土宗奉《阿弥陀经》,。净土宗后文还要具体讲到。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青海道教道家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为乔答摩#8226;悉达多。他出身于今尼泊尔南部边境武士氏族释迦族,故称释迦牟尼,即佛祖如来。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3年前后。他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浩瀚的哲学著作使人无所适从,终于舍弃家室妻儿,向当时最有名望的精神导师学习瑜珈,刻苦修炼。公元前525年前后,他在菩提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佛。他宣传自己的教义,约公元前480年死于拘尸那。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中国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在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所以,尽管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但它已经中国化了,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一、佛教的教义
“人生来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所以要修行,以期死后进入极乐世界青海道教道家佛教。”这是极度概括的佛教教义,准确的讲只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的一部分,净土宗教义多与之相合。严格起来讲,佛教部派众多,各有区别,是无法笼统地讲它的教义的。佛教总体可分为三大部派:即古代部派、大乘佛教和密教。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大乘佛教里面的净土宗与禅宗两个宗派。
大乘佛教兴起于印度,传到中亚、中国、日本、爪哇、苏门答腊甚至锡兰青海道教道家佛教。大乘佛教认为佛有三身,即化身、报身和法身。
前文提到净土宗就是这个部派的一个分支,此外,其它主要分支宗派还有中观派(空宗)、瑜珈派(唯识宗)、华严宗、一乘法门(天台宗)和禅宗青海道教道家佛教。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79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