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流笺 (二) 百花笺 文美斋: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写在前面
前一篇《罗汉笺 淳菁阁》,敷衍完成,过两天回头看,越看越不顺眼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平日读书读报读公号,时常对有些行文不以为然,待到自己码字才知其难。和师友感慨,对文字有畏惧了。 公众号《乐艺会》赵阳兄劝解,有一得,便是一益。如同棒喝,那就继续。
慢慢也厘清了思路,电脑码字过程中,接触到时下的写作工具,如obsidian桐城道教道家佛教。通过B站的教学视频,发现了原先搜集的痛点。甚至包括思维上的,譬如分享是学习的方法。
其实何止一得,发送给师友指正时,才知道文中引用的诸多引证,以为摘自拍卖的介绍,实则来自师友 吴夜雨兄的花笺系列文章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后又搜得夜雨兄公开发表的若干文字,获益匪浅,一并表示歉意,和谢意。
1.
收藏圈有句老话:
古物会找对的人
意思是某些散落藏品,自然而然会跳进珍视者的眼中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深以为然,过往的经历验证了多次。也许话本身有些神话,却不无道理,惜之念之,只言片语都会较常人注意,自然能够发现更多。
之所以想起这句话,是因为《罗汉笺 淳菁阁》一文中,为了先介绍花笺,顺手网上找来的这张文美斋诗笺谱的图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当时是觉得色彩动人,雍容丰润,更容易体现出花笺的生香活色。
惊喜的是,过了两三天,就收到这一批近二十张文美斋零种花笺!初次见图已目眩神迷,到手细看,绚丽妍雅,图片实不能展现其十一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2.
众所周知,明代因了版画的发展,花笺也有了新的面貌,山水人物、花卉草虫、商周铜器,乃至历史故事、诗词意画均可制于笺纸之上,还出现了专供“清玩”,以彩色套版精印成册的笺谱,代表作就是吴发祥的《萝轩变古笺谱》和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而晚近以来,最著名的笺谱则是清末,天津文美斋印行的《百花诗笺谱》,以及民国时期鲁迅、郑振铎合作编选的《北平笺谱》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后者的成书,很受到《百花诗笺谱》影响。
鲁迅先生在1931年的“书账”中记:
《百花诗笺谱》一函二本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振铎赠。七月二十三日。
并产生了将当时所见笺纸集为一册的想法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或先约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中国木刻史上之一大纪念耳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因此不少介绍文章,据此认为《百花诗笺谱》甚得二人推崇。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和郑振铎受《百花诗笺谱》的影响,对于将笺纸聚集成本成套的做法颇为赞许,认为可弥补单页笺纸不易保存的缺憾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但二人并不推崇《百花诗笺谱》中的绘画和刊印,当时更为欣赏的是如陈师曾等人的简洁雅致,清晚期浓艳妩丽的风格,自然被认为不够文人意味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鲁迅在1933年2月5日给郑振铎的信中写道:
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留黎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印之法,已比《百花诗笺谱》时代更佳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郑振铎在《北平笺谱序》中叙笺谱流变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于《百花诗笺谱》未着一言,只说:
光绪末,北京画师李钟豫、刘锡玲、朱良材、王振声辈尝为肆人作笺,意在谐俗,乃坠恶道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访笺杂记》中亦提到:
循样以求,十不得一,即得之亦都暗败变色,盖搁置架上已不知若干年,纸都用舶来之薄而透明的一种,色彩偏重于浓红深绿,似意在迎合光、宣时代市人们的口味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百花诗笺谱》设色浓艳,在当年确实有有过于媚俗的缺点桐城道教道家佛教。然而今日看来,百卉并陈,五色俱备,却为后人留下花笺最后的一抹落霞。
3.
文美斋是天津的百年老店,由江西游氏开办,位于估衣街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主要经营文房用具,也印发书籍笺谱,出售名人画作,在京津一带颇有名气。加上资本厚实,辅以文化眼光,津门本有杨柳青木木版年画传统,文美斋的笺纸印制颇有水准。
文美斋主人焦书卿出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七岁入文美斋学徒,而立后成为总司,经理文美斋事务,文美斋在天津异军突起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光绪中叶,增设书籍,笺纸等业务,此后又在济南、张家口开设分店。
严范孙先生1921年记载:
吾乡近数十年文人墨客,乃至词章书画金石篆刻名家,无论为土著为寓公,莫不知有文美斋南纸局,即莫不知有焦三先生字书卿者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严范孙官翰林时,官署文牍用纸,也都为文美斋制品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津沽文人墨客、寓公显贵无不赏识文美斋笺纸,这家南纸店也因此积资巨数。
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兆祥应文美斋主人焦书卿之邀,特为之绘制笺谱百余张,声名鹊起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张兆祥(1852年-1908年) 字和庵,天津人桐城道教道家佛教。自小天资聪颖,随手写生,形神俱现,尤擅花鸟,往往色彩都非常的绚丽,姹紫嫣红,雅俗共赏。也是国中第一位将照相术运用于国画创作的,捕捉凝固瞬间,并加以组织变化,用于作画。
张兆祥曾短期受聘于如意馆,存有部分宫廷所藏名贵颜料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因此他的设色花鸟画,多有一种富贵祥和之气。偶尔的泼墨写意,秀润动人,也透露出文人气息。
百张笺纸,可见各种花卉姹紫嫣红,腊梅、玉兰、波斯菊、丁香、万年青等百花争艳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每幅构图又具求同存异之妙,富于变化。如迎春花从右上部延伸至左下角,波斯菊则居上大半画幅,花木与留白的空间美令人赏心悦目。
不过网上资料显示,设色并非初版,《百花诗笺谱》实为两种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一种为朱刷单色,由张兆祥绘画,查帖青书写题诗。1892年初刊,1900年庚子事变时被毁。后重刻了两个版本,才有了彩色套印,无题词,二函100幅。印刷和用纸非常考究,堪为精品。
考题签者桐城名士 张祖翼为撰序言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得知彩色套印本的确切年份,光绪丙午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镂既竣,为书数语以赠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光绪丙午秋八月张祖翼书于京师。
张祖翼在序言中桐城道教道家佛教,还对张兆祥所绘花卉,对文美斋主人的盛举极尽赞誉: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求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故世之评画者以神韵为上,迹象次之。然神韵、迹象缺一不可。”
“文美斋主人以所画花卉制为诗笺百幅桐城道教道家佛教,铸版行世,侔色揣称,尽态极妍,所谓‘赵昌画花写花形,徐熙画花名花神’者邪?”
4.
拿散页花笺比对书格所下载的电子版《百花诗笺谱》,光绪三年彩色套印本,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文美斋诗笺谱》(又名:百花诗笺谱)由清末天津画家张兆祥所绘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全书共两册,均为双面单画对折(云纹板框),留空白一面做题字用。每册各五十幅,描绘折枝花卉一百幅,色彩艳丽丰富,印制精湛。此为清宣统三年天津文美斋彩色套印本。
插一句,这里要对 书格 表示敬意, 未曾兄以一己之力,做了很多机构都做不到的事情,文化之大幸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零种花笺和笺谱对照,于自己而言,不仅是整理和欣赏,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应喜悦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发现契合的瞬间,经常会心跳加快,仿佛和古人瞬间有了跨越时空的交流。看过一个视频,兵马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清理过程中,偶尔发现俑身上的一枚指纹,感觉接触到千年前的无名匠师。说到这里突然泪如泉涌,深情感慨,我爱这份工作!大概每个喜欢古物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总体来讲,笺谱的设色要比散页花笺浓艳,猜想是前者应用于欣赏、清供或陈设,正如舞台上演员通常会上浓妆桐城道教道家佛教。而笺纸的主要目的还是实用,鸿雁往来,底色过于浓烈,未免喧宾夺主。单就笺纸而言,私以为并鲁迅和郑振铎认为的无艳俗,不妨对比一二:
除了设色的区别,笺谱用了栏框,而花笺留白,更为洒脱,也是实用决定桐城道教道家佛教。细心的话,还会发现笺谱印章为斋号名:文美,花笺则为绘制者:兆祥。木版水印的一个功能,就是通过设色和修版,更改作品的面目。
坊间有个传说,当年徐悲鸿先生找到荣宝斋,因为一幅得意之作处处皆好,只奔马的后腿稍长了些,能否修改印制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时任经理一口答应,最终也交出满分作业。
最后一个发现,自己把一张花笺自作主张颠倒了,再三对照找不到笺谱对应页码桐城道教道家佛教。还是小女意外发现,当时大笑失声,又开心至极。笺谱有印章方向,当为正途,不过花笺倒着看,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继张兆祥、钱慧安之后,文美斋又集上海沈心海、杨伯润,南京王慎之,天津辛荫圃、陆炳文、黄花农等画家所作的人物、花卉、博古、山水等,刻印成一部《文美斋笺谱》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这是后话了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全文完桐城道教道家佛教,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繁花巷网店试营业
《城市山林·古代原座赏石》有少量存书
先到先得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售完为止!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中篇
善自约束 精工炫艺:鲍甚光收藏古代带钩艺术欣赏下篇
老赵谈花钱:方的是花钱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圆的也是花钱,花钱到底是啥?!
请听花钱大藏家陆昕老赵:解密一枚惊世好钱的背后
老赵说铜人:明清蹲踞铜人阐发之执荷篇
老赵谈铜人系列:持短剑的铜人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你到底是哪个大神?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阐发之发冠篇
老赵说铜人:蹲踞铜人系列阐发之特型篇
从金元童发“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赵聊铜人图形名物探索上篇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一《开篇的话:中国符号》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二:《荷花与牡丹》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三:《讨吉利的水果》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四:《富贵有鱼》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五:外国狮子在中国变温顺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了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六:奇兽通灵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七:三星高照福禄寿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九:八仙的传说
“苏州姐姐说吉祥”之八:“八宝”和“八吉祥”
龚剑:毗沙门天王与辽武备
龚剑:大元八思巴圣旨金牌
李鹤坡:《许仙与白娘子》
乐艺会免费延伸阅读
老赵:草原上美丽的流星——布鲁头
老梅《二十年》
荒原上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有树临风——袁梅绘画创作评略(之一)
画之真桐城道教道家佛教,随心所见——袁梅绘画创作评略(之二)
虚无乎桐城道教道家佛教?神奇乎?——观袁梅组画《存在与虚无》有感
艺展 |《流——袁梅个人作品展》
梅想到札记选粹:那些“失去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了战斗力”的奥特曼故事更具有冲击力
赵阳:从小铜人到草原文化梳理
老赵说铜人《整理一个铜人类别:曲膝上下手持物系列》
老赵:八个辽代娃娃之间的美丽故事
馄饨侯闲聊:出行灵咒异型花钱与远行仪式
尹宁:从一枚花钱看古人的版权保护意识
李书明:一枚浓缩历史、民意的银花钱
李书明:一枚早期人物背生肖大花钱的多元考证
刘源/胡坚:《重庆大足石刻与同时期花钱相同题材的考证》
胡坚:《西辽花钱:充满神秘未知的领域》
刘源/蔡胜吉:驮经图花钱考
刘春声:一枚珍贵花钱的发现、入藏和认识
宋代寿星啥模样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寿星篇》
刘源:《花说二郎》
本命星官不是本命元神《刘源谈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元神篇》
宋代人怎么过本命年桐城道教道家佛教?《刘源宋金花钱题材考:本命星官篇》
胡坚/李宇涛:《古钱上的真武考(最新版)》(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几则)
苏泉:太极四圣真君背篆书符文八卦压胜钱(附“祥宏讲夷坚”真武天蓬几则)
赤兔斗乌骓桐城道教道家佛教,秦琼追关公——刘向东的马钱军团(壹)
天可汗与桐城道教道家佛教他的昭陵六骏:刘向东马钱欣赏系列
老方/顾欣:新春喜庆开炉钱
顾欣:用另一只眼观民俗钱中的奇葩“秘戏钱”
潘连贵:桐城道教道家佛教我与马定祥大师的京剧缘
修养:马定祥先生旧藏藏传佛教银章见证一段珍贵民国历史
殷国清:钱币泰斗马定祥先生客串电影《古币风波》趣事趣谈
余榴梁/陈鸣:钱币收藏大师马定祥先生手迹探源
余榴梁:有趣的联书吉语钱
徐渊/余榴梁:“平王世充时乘”《什伐赤》背“将”字马将
老赵:《花钱的宋辽金如梦盛世》
尹宁《宋代酒令文化与“选仙钱”新考》
尹宁:牛郎织女变形记
尹宁:“选仙钱”用途考辩
王俊杰:宋花密宗大威德明王探研
王俊杰:宝武局六字套花
王俊杰:金代重臣千秋背十二元神
金如意:神秘的"贴宝"钱与古代博戏文化
金如意:《大唐帝国的一种神秘金属货币》
陆昕:辽代手雕鎏金占天图宫钱赏析
修养:从钱币与造像中寻觅中国的爱神“泗州大圣”
一枚千秋万岁钱的奇妙故事
刘春声︱再说水书龙纹钱
刘春声:大神张天师
刘春声《大型太极图葫芦形多字钱牌赏析》
刘春声:《教化之功看黔炉》
刘春声:解读古钱上的千古文化之谜
刘春声:一枚珍贵花钱的发现、入藏和认识
刘春声:镂空魅影两千年
吾道鼠:宋代珍罕压胜钱【关王】考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压胜钱的前世今生(序篇)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二) 压胜钱的幼年时代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三) 见证西王母崇拜的兴盛与终结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四)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上)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五)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中)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六)早期吉语压胜钱分述(下)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七)地支文钱的滥觞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八)道教的登场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九)压胜钱的空白期(上)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九)压胜钱的空白期(下)
泉林探花︱刘说压胜钱(十)隋唐五代时期的压胜钱
唐就水:《宋代秘戏花钱的自述》
雷星岩:风景入泉来——衡阳八景花钱
雷星岩:中国文字花钱上的《尚书》故事
童骋说花钱专栏:将马钱中赏“将马”
童骋说花钱专栏《祈福辟邪收藏皆绝佳——康熙20局套子钱、钱文钱赏析》
少泉:由一枚金代本命星官花钱说开去
老赵:从“襄樊小铜人”管窥丝路文明流播
宋辽金流行玩具:从摩合罗到辽金铜人
朱浒/段立琼:汉晋有翼铜人及其铭文新证
朱浒《骑羊童子:解开曹魏美术背后的丝路密码》
石宏斌:辽印精灵—契丹童子押印纽式初识
孙家潭:辽朝立人钮押印一组
老赵:积多年图桐城道教道家佛教,试析董永角色与社会趣味潜变
老赵:《花钱的宋辽金如梦盛世》
古泉园地:爱好民俗钱币人们的第一个家园
老赵文/鼎华图《说西游:让一部分妖精先红起来》
老赵文/鼎华图《宝玉的青春、考试与责任》
老赵文/鼎华图《华容道困局:云长你降的是哪门子的汉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老赵文/赵崇云图:《信赖——杜十娘为何要沉百宝箱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桐城道教道家佛教。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894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