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阁符咒网

韩偓与道教(转载):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符咒网    2023-02-13    26

内容摘要:韩偓是晚唐五代之际的著名诗人,()其与道教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本文从全唐崇道的社会风气与韩偓的家学渊源、韩偓与道士的交往及其对道教的态度,韩偓思想中的的道教生命意识,韩偓诗歌的道教文化意蕴等方面看其与道教的关系。

    关键词:韩偓;道教;修炼;重生意识;文化意蕴

    作者简介:张伟利(1982-),男,山东临沂人,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842–923)字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龙纪元年进士,累迁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进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后构罪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闻朱全忠杀崔胤、劫昭宗迁都,遂弃官南下,最终携家避地入闽,后侨居泉州南安,卒于南安龙兴寺,葬于葵山之麓①。韩偓是晚唐五代之际的著名诗人,以《香奁集》和《翰林集》名世。韩偓作为晚唐忠臣,系心昭宗、思念故国,其人格品节历来备受后人称誉②。无疑,儒家理念在其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然韩偓与道教之间也有密切关系。但是长期以来几无人提及,笔者拟补此缺憾。

  一、全唐崇道的社会风气与韩偓的家学渊源

    道教在唐朝进入其发展的全盛期,(]。     唐代自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等原因,道教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晚唐五代时期呈现衰落之势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但以后各帝沿续唐崇道的基本国策并没有改变,所以晚唐也出现了像杜光庭、闾丘方远等在道教史上有很大影响的道士,也弥漫浓重的仙雾道气。韩偓历唐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宗诸君。昭宗时韩偓入翰受宠,昭宗曾给闾丘方远、郑元章等道士赐号;韩偓生活前期的武宗是一个道教狂热信奉者,居东宫时就“颇好道术修摄之事”[4],在位期间“会昌灭佛”,崇道极甚;宣宗虽然努力恢复佛教,但对道教发展仍有许多措施,最后亦是死于服食;僖宗时崇道活动极多,杜光庭《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祠》载,僖宗“犹资道力,俾殄枭巢”[5],希望通过“大圣祖”威力来打败黄巢起义军。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哀宗就在亡国前夕,仍然修建上清宫、搬迁玄元观、建置太微宫。     韩偓的父亲韩瞻、外公王茂元等虽无明显材料证明其有道教信仰,但他们对作为国教的道教也应该是亲近的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之字因各本所载不同有致尧、致光、致元等说,但今日多以致尧之说为是。《说文·人部》云:“偓,偓佺,古仙人名也”,汉刘向《列仙传》则曰:“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也”。韩偓字致尧当取偓佺以松子遗尧之意。故《四库全书总目》云:“按刘向《列仙传》称,偓佺,尧时仙人,尧从而问道。则偓字致尧,于意为合”。古人名和字有紧密关系,在出生三月由父亲取名,年二十时配字。韩偓的名字出于《列仙传》,对其家庭信仰或许可以给予一些旁证。     韩瞻和李商隐是同年兼连襟,而李商隐是有较深的道教信仰的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他早年在玉阳山学道,《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回忆了当时学道的情形:“忆昔谢驷骑,学仙玉阳东。千株尽若此,路入琼瑶宫。口咏玄云歌,手把金芙蓉”,而且自称“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戊辰会静中出贻二同志》)。李商隐在学仙过程中和道人有过密切交往,对《真诰》、《黄庭经》等道藏也下过工夫、有过钻研。正因为如此,李商隐许多诗歌中大量运用道教意象、隐语,笼罩着朦胧的仙情道韵。大中五年李商隐赴梓州幕时韩偓即席作诗酬别,李商隐亦有诗《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呈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酬答称赞韩偓“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大中十年李商隐《留赠畏之》诗赞许韩偓“下笔惊鹦鹉”。李商隐对韩偓是非常赏识的,韩偓的思想、创作等方面都是受到其姨丈李商隐影响的。   二、韩偓与道士的交往及其对道教的态度

    细绎有关诗文可见,韩偓与道教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与唐代其他诗人一样,韩偓和道士也有着一些交往,见诸姓名的有钱氏道士、孙仁本、吴颠等。先看钱氏道士,韩偓有诗《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二十字》云:“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在大好春光里,他与钱氏道士同饮共醉,并且共称为“酒仙”,可见二人十分投机。再看孙仁本道士,“齿如冰雪发如黳,几百年来醉如泥。不共世人争得失,卧床前有上天体梯”(《赠孙仁本尊师》),或许正是他不争得失的态度和品格,引起了韩偓的共鸣。对于吴颠道士,韩偓更是推重,在《赠吴颠尊师》中说他“未识心相许,开襟语便诚”,并且愿意拜吴颠为兄长。另外,韩偓和一些隐居江湖的处士如崔江、李思齐等多有交往。从《赠易卜崔江处士》和《赠湖南李思齐处士》可见二人也都是细心研习道法的。     另外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与道教的关系还可以从以下几点窥见一斑:     对道教经典的熟识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对《南华真经》和《黄庭经》最为熟悉和喜爱,所谓“赖有南华养不材”(《驿步》)、“一卷黄庭在手中”(《使风》)。韩偓多次提及《南华真经》(即《庄子》),《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云“调鼎何曾用不材”、《深村》云“甘向深村固不材”以及“赖有南华养不材”(《驿步》)皆是取自《庄子·山木》。《访虞部李郎中》“更觉襟怀得丧齐”、《凄凄》“深将宠辱齐”、《小隐》“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则可见作者接受了庄子“齐物”的思想。《过临淮故里》“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浮生”来源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访明公大德》云“各自心中有醴泉”,“醴泉”则用《庄子·秋水》鵷鶵“非醴泉不饮”事。《余寓汀州沙县……或冀其感悟也》云“子牟欢忭促行期”,则是借《庄子·让王》中子牟事反其意而用之。     亲自参加道教修炼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曾经亲自参加道教“辟谷”的修炼,《赠湖南李思齐处士》云“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秋村》云“绝粒看经香一柱,心知无事即长生”。所谓“绝粒”就是“辟谷”、不食谷物,是道教重要修炼方法之一。韩偓参加道教呼吸修炼,《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诗云“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就是在黎明时候,阳气初生,阴气衰落,此时练功者进行服气修炼、吐故纳新,以达到以气攻病、祛病强身的效果。韩偓的修炼应该主要是精神修炼、内丹术,韩偓的“息机”、“遗虑”、“去物欲,简尘事”正是道教注重“存思通神”、“离境坐忘”的精神修炼,《使风》提到的《黄庭经》便是注重“内丹”的上清派尊奉的最为重要经典之一。因为晚唐五代由于更多的人认识到服食丹药的荒谬和危害,外丹逐步衰落,注重“精、气、神”修炼的内丹逐步兴盛。但对于外丹韩偓应该也是熟悉的,如《赠湖南李思齐处士》中提到“许到名山看药炉”,《寄邻庄道侣》云“药窗谁伴醉开颜”,可见邻庄的道侣也是炼丹药的,《蜻蜓》中也提到“云母”的意象。     对道人隐逸的推崇和神仙生活的向往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从前面韩偓与道教、处士的交往就可以看出他对隐逸的兴趣,既有孙仁本的“不共世人争得失”的赞扬,也有对崔江“门传组绶身能退”的钦佩。更能直接表现这种心态的是《送人弃官入道》,对朋友的弃官入道韩偓是持热烈支持的态度的,他有感于“社稷俄如缀”,认为“忸怩非壮志,摆脱是良图”,最后寄语朋友“他日如拔斋,为我指清都”。韩偓对神仙生活同样充满了向往,对道教壶中神仙境界的更是有着好奇,“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赠易卜崔江处士》)。《漫作二首》其一写道“丹宵能几级,何必待乘槎”,登上丹宵的仙境,并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也未必要乘槎于海。《仙山》云“一炷心香洞府开”,作者谓心中虔诚能感通神仙,如焚香一样。《梦仙》一诗更直接而深刻表明了他的道教信仰,诗中先描写紫宵云阕的美景,然后嗟叹阮肇从仙境归来太快、对张骞乘槎天河深表羡慕。诗的最后说“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惟有玉皇知”,表达自己对修道成仙的真诚与渴望。     对道教的自我认同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任翰林学士时就曾经“鹤帔星冠羽客装”(《朝退书怀》),完全是一副道士形象。韩偓有《寄邻庄道侣》一诗,称自己的朋友或伙伴为“道侣”,这正是道教徒彼此之间的称谓。《寄禅师》云“他心明与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意思是说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是相通的;细绎其诗味,在这里韩偓把禅师作为佛家的代表,而把自己作为道教的代表。可见,韩偓对道教有着某种自我认同感。     从韩偓对佛教态度看其对道教的态度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也有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诗歌,他曾多次造访寺庙,与佛教徒也有着较多的交往。《游江南水陆禅院》比较显明地显示了韩偓对佛教的态度“早于喧杂是深仇,犹恐行藏坠俗流。高寺懒为携酒去,名山长恨送人游。关河见月空垂泪,风雨看花欲白头。除去祖师心法外,浮生何处不堪愁”。从这里可以看出,韩偓很早就不喜欢佛教的繁杂喧闹,甚至连一些寺庙也懒得去游玩,只是佛教的“心法”多契合诗人的情怀。《即目》其二亦云“动非求进静非禅”,明确表明自己“动”并不是要干禄求进,“静”也并非要学佛修禅。《寄禅师》中则以道教道家自居。可见,韩偓对佛教“心法”虽然比较欣赏,但他并不倾心于此。韩偓对道教比对佛教有更多的亲近感。   三、韩偓思想中的道教生命意识

    (一)重生贵生的人生意识

    与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的生命意识不同,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山海经·西升经》)的人生追求,弘扬“仙道贵生”(《度人经》)、“重人贵生”(《太平经》)的教义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道教信仰的核心是对生命的肯定和永生的追求”[6]。《太平经》说“凡天下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又言“天下俱受天地之气……俱乐生而恶死”[7]。《抱朴子·内篇》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8]。其实从老庄就有贵生的思想,老子就有“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的思想主张,庄子也有“尊生”、“长生”、“终其天年”的人生追求。贬官南下后的韩偓感情悲愤,有着深重的离愁别恨、家国之思,有着“未死深疑负国恩”(《避地》)的感怀,但同时有“偷生亦似符天意”(《避地》)的重生意识。《息兵》云“已过艰危却恋生”,经过了艰险对生有着更多眷恋;“暂时跨下何足耻”,对于一时的耻辱也不要过分挂怀。《天鉴》云“事历艰险人始重,九层成后喜从微”,经历过艰险之事情后更加不再自轻自贱,以后的日子要认真对待。《江岸闲步》云:“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显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韩偓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他对生命流逝的敏感,对衰老疾病等命题的关注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本身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诗人,再加上仕途蹭蹬、命运多舛,使他对时光流逝有一种别样的感伤。韩偓身体状况不好、又好饮酒,从其前期诗歌就在不断吟咏疾病,《江楼二首》其二云“争奈多情是病身”,《春尽日》云“年年三月病恹恹”,《见花》也说“因狂得病真闲事”;后来尤其晚年韩偓身体更加恶化,《伤乱》云“交亲流落身羸病”,《寄隐者》云“已经约病身抛印绶”,《夜坐》云“格是厌厌饶酒病”。《安贫》“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又一绝为申达京洛亲友知余病废》更云“鬓惹新霜耳旧聋,眼昏腰曲四肢风。交亲若要知形候,岚瘴烟中折臂翁”,韩偓集中又有《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可见诗人耳聋、眼花、风痹、气疾多病交加。诗人对衰老、疾病等的吟咏,从内在心理机制上都是对生命的珍重和对衰老死亡的无奈和恐惧,也体现着其重生贵生的人生意识。     (二)自由洒落的人生境界

    道教吸收了道家的自由逍遥、无所拘泥的精神内质,也追求放任自由、看破虚浮的名利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太平经》说“夫道者各为其身,不为他人也”,《抱朴子》云“任意所欲,无所禁也”。所以许多道士也都是豪放不拘、落遢不羁的。当文人遭受挫折或贬谪时往往从中吸取营养,以来求得精神满足和心理的平衡。     韩偓有一种追求自由和隐逸的情怀,有一种洒落与闲放的生活态度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闲兴》云“忙人常扰扰,安得心平和”,吟咏自己闲散的生活而对“忙人”的“扰扰”也透露了不满,《秋深闲兴》亦云“此心兼笑野云忙,甘得贫闲味甚长”;自己对生活细节也是不重视的,“秋深处换旧衣裳”(《秋深闲兴》),“不嫌门巷似渔樵”(《寄隐者》);在《早起探春》中诗人对这种生活充满了自矜之意“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倚枕睡清晨”。而要过这种自由闲散的生活,必修要超脱名利、不计得失,对富贵利达不再系心。《即目二首》其一云“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在《卜隐》中诗人说“世间华美无心问,藜藿充肠苧作衣”,《夜坐》更曰“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诗人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贪恋功名富贵,“莫拟张翰恋鲈鱼”(《闲居》)。在诗人入闽后,闽地官员害怕韩偓这样的名士会影响自己权位并有排挤之意,诗人旗帜鲜明地说“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此翁》)。     诗人还不多地进行心理调适,不断开辟自由超脱的精神家园,使自己的心灵可以获得安意的栖居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经常提醒自己要“息机”、“忘机”“遗虑”,《晨兴》云“已能销滞虑,兼得散余酲”,《登南神光寺塔院》则是“强离抱立高台”、《寄友人》“长拟熏酣遗世事”、《山驿》“潇潇襟怀遗世虑”。诗人或登山临水、乡村漫行,或寻访朋友,希望籍此可以消解心中的新愁旧恨。当诗人在侵晨天未全亮时候,打着灯呼吸着清爽空气,则“已能销滞虑,兼得散余酲”(《晨兴》)。《赠友人》云“若遣心中无一事,不知争奈日长何”,希望朋友不要嫌弃我经常造访与谈笑,因为如果我不找点事情做的话,真不知道该怎么去过每一天。     (三)渔憔情结与隐逸意识

    读韩偓诗歌我们发现其中有一种深沉的渔樵情结,“长贪山水羡渔樵”(《建溪滩波,心目惊眩…因书二十八字》),其住所也是“不嫌门巷似渔樵”(《寄隐者》),《乙丑岁九月在潇滩镇驻泊两月》亦云“白发已渔樵”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曾言“平生情趣羡渔师”(《阻风》),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对“渔”和“樵”都有一种亲近感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其未仕前《归紫阁下》云“钓矶自别经风雨”,后来《汉江行次》更言“痛忆家乡旧钓矶”,可见其未仕前在家乡就有垂钓之好。其入仕后在刑部员外郎任因排挤而佐河中幕府,有诗云“沧州何处觅渔翁”(《余自刑部员外郎为时权所挤…因成长句寄所知》),其仕进之路有波折,其便有学做“渔翁”之意。因构怨朱全忠被贬后已经无意仕进更希冀过一种“稳泊渔舟隐姓名”的生活,此时交游的一个重要圈子就是“渔者”。他希望和渔翁交朋友,《赠渔者》云“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他不停去拜访渔者,《访隐者遇沉醉书其门而归》云“晓入江村觅钓翁”,《即目》“需信闲人有忙事,早来冲鱼觅渔师”。《赠友人》中的友人也应该是一个渔者。诗人认为自己的最终归宿应该是做一个渔翁,《睡起》云“终撑舴艋称渔叟”,《夜坐》云“犹拟朝衣换钓蓑”,《伤春》也云“寂寞南溪依钓竿”。诗人学唱渔歌,“醉唱落调渔樵歌”(《春阴独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终须的的学渔歌”(《夜坐》);诗人披上蓑衣、参加垂钓,《野钓》云“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风头阻归悼,坐睡依蓑衣”。“岂独鸱夷解归取,五湖渔艇且餔糟”(残句)用的则是范蠡事和《离骚·渔父》“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的意象。     寻根溯源,最早的渔父形象可能是“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战国策·秦三》)的吕尚和功成不居“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的范蠡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相对完整的形象出现在《庄子·渔父》和《离骚·渔父》,《庄子·渔父》写对渔父对孔子的教诲以及孔子渔父对的尊敬,《离骚·渔父》则写渔父规劝屈原随波逐流,何必苦苦若是。显然,韩偓要做的不是“钓人不钓鱼”的吕尚,《招隐》云批评“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庄子·渔父》所宣扬的法天贵真、忘忧保真、脱于世俗之拘系的内在精神,韩偓也有着更多的领会。韩偓诗歌中较多的“渔樵”意象,其心理机制上有一种“渔樵”情结,凸显一种深沉的隐逸意识。如释性通《南华发覆·渔父题解》云“渔樵于江渚之上以自养,人莫得而知,此谓之真人”。   四、韩偓诗歌中的道教文化意蕴

    (一)诗歌意象的道教文化特征

    在韩偓诗歌中有大量的与道教相关的意象以及典故的运用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与道教相关的意象如玉堂、绛节霓旌、仙籍、瑶台、洞中、秦楼鸾凤、金茎、金盘、露盘、玉屑、三岛、蓬嬴、蓬岛、灵台、阊阖、桂兔、烛龙、鹤帔星冠、丹宵、玉皇、壶中、水晶宫、三珠树、悬圃、天池等等。用的比较多的如汉武时造金盘仙人以承露中的意象,《史记·封禅书》云“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汉武故事》“上有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承云表之露”。韩偓诗《喜凉》“汉宫应已湿金茎”、《露》“戛云仙掌有金盘”、《苑中》“相风高与露盘齐”、《中秋禁值》“露和玉屑金盘冷”、《荔枝三首》其一“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倩罗囊”,用的都是这些有关意象。又如“壶中”意象,《六月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云“日向壶中特地长”,《赠易卜崔江处士》“壶中日月将何用”等等。     道教里囊括了大量的神奇瑰丽的故事传说,也引起了文人的向往与追求,并且在他们诗歌里得以展露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韩偓在运用的大量的道教意象中,有的与诗中本身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相关,有的则是一般性的征用或化用。但这些无疑包含着道教文化的意蕴。韩偓诗歌中的道教故事主要有:     刘晨阮肇遇仙故事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女的浪漫故事最早见于刘义庆《幽明录》,隋唐以来成为诗歌中常用题材。如《全唐诗》载曹唐《大游仙诗》中就有以此为题材的《刘晨阮肇游天台》、《刘阮洞中遇仙子》、《仙子送刘阮出洞》、《仙子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等多首。这一题材在花间词中被化用做词牌《天仙子》,并且十几位词人有与此相关的作品。在韩偓诗歌中也有较多的写刘阮的故事意象,《欲去》“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以此写男女踏青;《梦仙》“每嗟阮肇归何速”,嗟叹阮肇从仙境归来太早,表现对仙境的向往;《六言其一》云“桃源路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写女冠等待情郎等。     乘槎天河的故事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查上,多赍粮,乘槎而去……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9]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这一故事在韩偓诗歌里出现多次,《喜凉》“稳想海槎朝犯斗”、《六月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坐久忽疑槎犯斗”,谓昔时蒙皇帝召见,犹如乘槎从海上到达天河一样。《南安寓止》“岂知卜肆严夫子,潜指星机认海槎”,诗人以严君平自比,尽管自己身在闽地,仍能想见秦地、吴地的情状。《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聊寄知心》“此行若遇支几石,又被君平认海槎”,认为此处景色美丽,犹如经历了一次天外之游。《梦仙》“深羡张骞去不疑”,诗人对张骞乘槎天河深表羡慕。《无题》也有“槎入饮牛津”之句。     丁令威化鹤的故事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丁令威故事出自旧题陶潜著的《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10]。韩偓《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入洛…或冀其感悟也》云“华表归来旧路岐”,即用丁令威还乡故事谓自己无意再仕进、志求归隐。《鹤》“鹤非千岁饮犹难”,不是飞去千年的仙鹤也不容易饮到,极言露之美好与珍贵,亦出自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意象。     (二)神仙境界表现诗人有关的生活

    韩偓借神仙境界表现诗人进士及第的生活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唐五代是科举发展兴盛时期,进士科尤为尊贵,考中进士不仅为一般人羡慕不已,及第文人多有飘飘入仙之感。韩偓前期仕途蹭蹬二十四年之久,所谓“二纪计偕劳笔砚”(《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值…兼呈诸同年》),当真正及第后自然十分欣幸。如其《及第过唐日作》便写及第后谒见宰相的情形及其情感体验。“早随阵侣集蓬瀛,阊阖门开尚见星。龙尾楼台迎晓日,熬头宫殿入青冥。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谒相庭。百辟敛容开路看,片时辉赫胜图形”,在这里韩偓把进士及第称为“升仙籍”,用“蓬瀛”、“阊阖”分别代指宫廷和宫门,“片时辉赫胜图形”则谓片刻的谒见比在凌烟阁画像还要风光荣耀,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读莺莺传》云“流传至于唐代,仙(女姓)之一名,遂多用作妖艳妇人,或风流放诞之女道士之代称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亦竟有以之目娼妓者。”[11]。韩偓诗歌中也多用神仙境界表现冶游猎艳等生活。韩偓《自负》“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到瑶台。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便可谓其夫子自道。《偶见背面是夕兼梦》“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对萧史与秦穆公女弄玉喜结良缘于凤台(秦楼)充满羡慕;《多情》“蜂偷野蜜初尝处,莺啄含桃欲咽时”,写自己曾经的偷情生活;《欲去》“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六言》其一云“桃源路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即借刘阮遇仙的故事表现自己冶游的世俗生活。     韩偓内廷生活的诗歌大都用神仙境界比拟的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中秋禁值》“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烛光贝阕寒”、“天称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一派仙境的景象。《锡宴日作》“中使押从天上去,外人知自日边来”,“天上”、“日边”均指皇帝左右。韩偓后来南下避地回忆内廷生活有关的诗歌仍然用这种手法。天复元年,韩偓之友李郎中赴昭宗行在,韩偓赠以紫石砚并赋诗《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蓬岛侍臣今放逐,羡君回去逼龙樨”。《梦中作》写诗人心系昭宗、梦回朝廷,“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诗人没有想到在湖南能吃到樱桃、十分高兴,然后想起宫廷生活,“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道教发展到晚唐五代时期已经呈相对衰落的情态,我们也看到韩偓对道教不再有前人的如痴如醉的狂热程度

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他追求的是向内守着一颗空灵清净的心,而不是向外追求一种瑰丽而神奇的理想,更表现出一种较为理性的精神。综其一生,韩偓与道教都是有着很多亲近感的,所谓“平生真迹觅真隐”(《夜坐》)。由于韩偓前期仕途蹭蹬以及其前期作品因“大盗入关”而“缃帙都坠”(《香奁集序》)和韩继诲叛乱后扈驾凤翔而“文稿咸弃,更无孑遗”(《无题序》)等原因,其前期资料相对匮乏。但从其仅存的作品中也可获得与道教关系的一鳞半爪。韩偓入仕后与道教亲近关系可以从其《朝退书怀》“鹤帔星冠羽客装”的形象可以看出。韩偓被贬后弃官南下,最终入闽,在这期间满腔忠愤的他正是抱着“更觉襟怀得丧齐”(《访虞部李郎中》)的态度,过着“稳泊渔舟隐姓名”的生活,有着一种重生贵生的生命意识,其心态是相对平和和旷达的,这些都有着道教或道家思想的滋养。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法事科仪.png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241.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