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 除 迷 津——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探微: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多年来,隆满法师一直致力于汉传佛教讲听制度的探索和汉传佛教修学次第规范化教材的编辑研究,今天终于编辑出了这本《破除迷津——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探微》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隆满法师说,为了汉传佛教讲听制度的建立和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教材的规范化,法师愿意作个马前卒、急先锋津地道教道家佛教。通过此举,能够引起诸方长老、学界权威的关注,以期共同参与探索汉传佛教的不分宗派的修学次第,促进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教材的规范化和讲听制度的建立,使汉传佛教具有更强的契理契机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不断发扬光大,长久住世,广利有情。
破 除 迷 津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探微
五台山沙门 隆满 辑
上 编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行拘萨罗国,入于名为克萨普塔之卡拉玛族邑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克萨普塔卡拉玛人闻:沙门尊乔达摩是释迦子,从释迦出家至克萨普塔,又,彼尊乔达摩有美好称赞之声扬,谓:彼世尊亦即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能遇阿罗汉是幸其甚。——其时,克萨普塔之卡拉玛人即诣世尊之处。诣已,一类之人即问讯世尊而坐于一面;一类人即于世尊互相庆慰;致欢迎,感铭之交谈已,一类人即向世尊伸手合掌后坐于一面;一类人即白出名姓后坐于一面;一类人即默然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克萨普塔之卡拉玛人白世尊言:
[大德!有沙门、婆罗门众来至克萨普塔邑,彼等之述示自说,相反者,对于他说则予驳斥、轻蔑、卑视、抛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大德!复有他类沙门、婆罗门来至克萨普塔,彼等即皆只述示自说,相反者,对他说则于驳斥、轻蔑、卑视、抛掷。大德!对彼等,我等有惑,有疑于此等沙门、婆罗门诸氏中,谁语真实?谁语虚妄?]
[卡拉玛人!汝等所惑是当然,所疑是当然,有惑之处,定会起疑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卡拉玛人!汝等①勿信风说;②勿信传说;③勿信臆说;④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⑤勿信基于寻思者;⑥勿信基于理趣者;⑦勿信熟虑于因相者;⑧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⑨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⑩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诃毁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无益与苦--则卡拉玛人!汝等于时应断(彼)!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贪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大德!为无益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复次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此有贪心之人是为贪所蔽、心为所捕、杀有命者、与他之妻通、语虚诳,已劝他如是作,此是与彼长夜无益、苦耶?]
[大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唯然!]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嗔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大德!为无益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复次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此有嗔心之人是为嗔所蔽、心为所捕、杀有命者、与他之妻通、语虚诳,已劝他如是作,此是与彼长夜无益、苦耶?]
[大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唯然!]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愚痴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大德!为无益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复次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此有愚痴之人是为愚痴所蔽、心为所捕、杀有命者、与他之妻通、语虚诳,已劝他如是作,此是与彼长夜无益、苦耶?]
[大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唯然!]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此等之法是善耶?或不善?]
[大德!是不善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有罪耶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或无罪耶?]
[大德!是有罪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若圆满执取为能引无益与苦耶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或不耶?]
[大德!圆满之执取,即能引无益与苦,对此我等之所说是如是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卡拉玛人!是故,我语:“卡拉玛人!汝等①勿信风说;②勿信传说;③勿信臆说;④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⑤勿信基于寻思者;⑥勿信基于理趣者;⑦勿信熟虑于因相者;⑧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⑨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⑩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诃毁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无益与苦--则卡拉玛人!汝等于时应断(彼)!”如是语者是缘此而说。
[卡拉玛人!汝等勿信风说;勿信传说;勿信臆说;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勿信基于寻思者;勿信基于理趣者;勿信熟虑于因相者;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善,此法是无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称赞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益与乐--则卡拉玛人!其时应具足而住之。]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无贪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大德!为益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复次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此无贪人是不为贪所蔽、心不为所捕、不杀有命者、不与他之妻通、不语虚妄,已劝他如是作,此是与彼长夜之益与乐耶?]
[大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唯然!]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无嗔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大德!为益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复次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此无嗔人是不为贪所蔽、心不为所捕、不杀有命者、不与他之妻通、不语虚妄,已劝他如是作,此是与彼长夜之益与乐耶?]
[大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唯然!]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起于人内心之无痴是为益耶?或为无益耶?]
[大德!为益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复次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此无嗔人是不为痴所蔽、心不为所捕、不杀有命者、不与他之妻通、不语虚妄,已劝他如是作,此是与彼长夜之益与乐耶?]
[大德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唯然!]
[卡拉玛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汝等如何思维耶?此等之法是善耶?或不善?]
[大德!是善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有罪耶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或无罪耶?]
[大德!是无罪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是智者之所诃毁者耶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或是智者之所称赞者耶?]
[大德!是智者之所称赞者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若圆满执取为能引益与乐耶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或不耶?]
[大德!圆满之执取,即能引益与乐,对此我等之所说是如是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卡拉玛人!是故,我语:“卡拉玛人!汝等①勿信风说;②勿信传说;③勿信臆说;④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⑤勿信基于寻思者;⑥勿信基于理趣者;⑦勿信熟虑于因相者;⑧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⑨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⑩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津地道教道家佛教。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善,此法是无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称赞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益与乐--则卡拉玛人!其时应具足而住之。”如是语者是缘此而说。]
[卡拉玛人!彼圣弟子即如是离贪、离瞋,不愚痴津地道教道家佛教。以正知、正念、以与慈俱行之心。。。与悲俱行之心。。。与喜俱行之心。。。与舍俱行之心。。。徧满一方世界,第二、第三、第四方亦同。如是横徧于上下一切处,于一切世界,与舍俱行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无恼害之心、徧满而住。卡拉玛人!彼胜弟子如是心无怨憎,心无贪欲、如是心无杂染,如是心净,彼于现法得四慰安。
[若有后世,若有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既有是处,我身坏、死后得趣天世,此即彼所得之第一慰安津地道教道家佛教。若又无后世,若无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与此现法,以无怨、无贪、无苦、有乐来护自己,此即彼所得之第二慰安。若作(恶)之人有恶报,则我将不对任何人怀恶意,不造恶业之人,何有苦耶?此即彼所得之第三慰安。若作恶之人无有恶报,则现在于二者我已清净,此即彼所得之第四慰安。
[卡拉玛人!彼胜弟子如是心无怨憎,如是心无贪欲、如是心无杂染,如是心净,彼于现法得此四种慰安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世尊!此即如是!善逝!此即如是!大德!彼胜弟子如是心无怨憎,如是心无贪欲、如是心无杂染,如是心净,彼于现法得四慰安津地道教道家佛教。若有后世,若有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既有是处,我身坏、死后得趣天世,此即彼所得之第一慰安。若又无后世,若无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则我将与此现法,以无怨、无贪、无苦、有乐来护自己,此即彼所得之第二慰安。若作恶之人有恶报,则我将不对任何人怀恶意,不造恶业之人,何有苦之触?此即彼所得之第三慰安。若作恶之人无有恶报,则现在于二者我已见已知清净,此即彼所得之第四慰安。大德!彼胜弟子如是心无怨憎,如是心无贪欲、如是心无杂染,如是心净,彼于现法得此四种慰安。
[奇哉!尊者乔达摩!伟哉!尊者乔达摩!恰如倒者使起,如覆盖者使露现,如迷者教以道,如闇中持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尊者瞿昙以种种法门说示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大德!我等今皈依世尊、法、又皈依比丘僧伽,大德!请世尊存念于我等自今日起终生皈依为优婆赛津地道教道家佛教。]
——《卡拉玛经》
二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关闭 云何比丘知人胜如津地道教道家佛教。谓比丘知有二种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胜。不信者为不如也。谓信人复有二种。有数往见比丘。有不数往见比丘。若数往见比丘者胜。不数往见比丘者为不如也。谓数往见比丘人复有二种。有礼敬比丘。有不礼敬比丘。若礼敬比丘者胜。不礼敬比丘者为不如也。谓礼敬比丘人复有二种。有问经。有不问经。若问经者胜。不问经者为不如也。谓问经人复有二种。有一心听经。有不一心听经。若一心听经者胜。不一心听经者为不如也。谓一心听经人复有二种。有闻持法。有闻不持法。若闻持法者胜。闻不持法者为不如也。谓闻持法人复有二种。有闻法观义。有闻法不观义。若闻法观义者胜。闻法不观义者为不如也。谓闻法观义人复有二种。有知法.知义.向法次法.随顺于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义.不向法次法.不随顺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义.向法次法.随顺于法.如法行者胜。不知法.不知义.不向法次法.不随顺法.不如法行者为不如也。
谓知法.知义.向法次法.随顺于法.如法行人复有二种津地道教道家佛教。有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有不自饶益。亦不饶益他。不饶益多人。不愍伤世间。不为天.不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若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此人于彼人中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于彼中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如是若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此二人如上所说。如上分别。如上施设。此为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是谓比丘知人胜如。
——摘自《中阿含经七法品、善法经第一》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9243.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