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著《南阳集》辨伪
钱大昕是乾嘉学术的领军人物,其著作大多手自编定,有生前刊行者,亦有殁后付梓者,其子钱东塾曾汇编为《潜研堂全书》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全书》之外,后世研究者对钱氏的遗文佚诗又多方补辑①,所获甚丰。但国家图书馆藏钱大昕《南阳集》一书,却直至当代才被学界注意。
最早著录《南阳集》者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是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其“钱大昕”条下著录:
《南阳集》6卷,清抄本(北图)②稍后柯愈春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于“《潜研堂集》七十卷”提要云“别本五种:一为《南阳集》六卷,清钞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③新近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亦有著录:
《南阳集》六卷 清钱大昕撰 清抄本 国图④除上述几种书目外,台湾“国家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资料库、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查询系统亦能检索到此书,著者、版本、藏书单位均与前揭书目著录相同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由此可见,《南阳集》仅以孤本传世,宝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图所藏《南阳集》钞本六卷,线装,六册,索书号25519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近年《国家图书馆藏钞稿本乾嘉名人别集丛刊》据之影印,始得以传布⑤。钞本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无格。版心依次题写书名、卷次、页码及钞校者信息。卷一至卷二第九页题“清爱堂抄本”(“抄”或作“钞”。卷一第十一页题“清爱堂钞”);自卷二第十页至卷六末页,皆题“清爱堂钞校”。此书无序跋及目录,开篇即卷一,首行书“南阳集卷之一”,次行题“嘉定钱大昕竹汀著”,其馀五卷皆仿此。每卷之末,又书“南阳集卷某终”或“南阳集卷之某终”⑥。卷一首页右下角钤“刘氏喜海一字燕庭藏书”印,馀处皆不见藏书印记。版心之“清爱堂”,即刘氏家族之堂号⑦。钞本中有朱笔校字近一百六十处,亦应出自刘氏之手。
《南阳集》所收皆为诗词作品,卷一至卷五为古今体诗,计五百七十七首;卷六为词,计一百二首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前五卷不标体裁,独第六卷总题曰“词歌”。诗歌题材有记游、咏物、题画、送别、赠答、怀人等诸种,且多分韵、联句之作。此别集卷帙虽小,然五百七十七首诗,与传世《潜研堂诗集》、《潜研堂诗续集》无一重复;特别是一百二首词,在已知的七首钱词之外⑧,堪称大宗,为全面研究钱大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新材料,故而该书被人视为乾嘉著名学者最具代表性的别集之一⑨。又因其仅以钞本存世,见之不易,故“其文献学价值亦亟待深入挖掘和研究”⑩。
但令人疑惑的是,这部完整的《南阳集》,在钱大昕的著述中却找不到与之相关的任何记载,钱氏生前身后亦无人征引或提及,且清代至民国的公私书目亦未曾著录,其来历实大有可疑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通过仔细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题名钱大昕的《南阳集》,其书名、内容均与钱氏无关,完全是拼合马曰璐《南斋集》与《南斋词》而成的一部伪书。现考述如下:
一、《南阳集》与《南斋集》、《南斋词》之比较
《南斋集》、《南斋词》是清代马曰璐的诗集与词集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马曰璐字佩兮,号半槎、半查,安徽祁门人,与兄马曰琯侨居扬州,为著名盐商,有“扬州二马”之目。家筑小玲珑山馆,藏书其间,一时文学之士,如全祖望、厉鹗、杭世骏等,皆与之往来唱酬。南斋为马氏读书之处(11),故其诗词别集亦以之为名。而新发现的钱大昕《南阳集》,与马曰璐的这两种集子几乎完全雷同。今就《南阳集》与《南斋集》、《南斋词》之异同(12),比较如下:
1.诗词数量及卷、篇序次
(1)诗词数量
《南阳集》前五卷收录古今体诗,卷一九十九首,卷二八十二首,卷三一百四十九首,卷四一百一十九首,卷五一百二十八首,计五百七十七首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斋集》六卷皆诗,卷一九十九首,卷二八十二首,卷三九十九首,卷四九十四首,卷五一百五首,卷六一百二首,计五百八十一首。两书相比,《南斋集》卷四多出四首:《题赵善长画杨铁崖吹笛图》、《秋云》、《九日集平山堂以清气澄余滓分韵得滓字》、《送翁霁堂归里》。其馀五百七十七首,两书所收完全相同,文字小有差异。
《南阳集》第六卷为“词歌”,收录一百二首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斋词》全书亦一百二首,然分作两卷,卷一五十五首,卷二四十七首。两相比较,词牌、数量均相同,文字基本一致,惟序次差异较多。
(2)卷、篇序次
在卷次划分上,《南阳集》、《南斋集》前两卷是相同的,而卷三至卷五则不完全一致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阳集》卷三的一百四十九首,自《铜鼓歌》至《题文待诏自写煮茶图》九十九首,《南斋集》列之卷三;自《题祓江得荔图》至《销夏湾送春》五十首,《南斋集》列之卷四。《南阳集》卷四的一百一十九首,《洞庭西山有怀同社诸君》至《怀友对鸥》等四十首,《南斋集》亦列之卷四;而《美人临镜》以下,至终卷之《题渐江梅花古屋图》七十九首,《南斋集》列之卷五。《南阳集》卷五的一百二十八首,自《游山四咏》之《竹兜》,至《山中杂咏》二十六首,《南斋集》仍列之卷五;而《秋日邀友行菴题王酉室梅花水仙卷子》至《西山道中》一百二首,正与《南斋集》卷六之一百二首相合。
在篇目顺序上,《南阳集》与《南斋集》亦多有不同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或是一首两首序次的不同,或是一组诗的先后不同,或在一组诗之内又有先后的不同。如《南阳集》卷一,自开篇之《辛酉仲春过唐南轩庶常寓斋题陈道山画葵用东坡题画葵韵》至《盆荷和祓江》二十二首,《南斋集》与之对应的顺序是第三十七至第五十八,而第二十三《冷泉亭》至第五十八《空林踏叶时在黄鹤山中》等三十六首,《南斋集》与之对应的恰是第一至第三十六。可见两组顺序是完全颠倒的。又如《南阳集》卷三第一百二十七首《过涧上草堂》至第一百四十八首《石公菴僧楼》,见于《南斋集》卷四第三十二首至第五十三首,但这二十二首诗排列的先后,两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组:《过涧上草堂》、《华山》、《灵岩山》、《邓尉山》、《题晤言图》、《天池》、《落木菴》、《往上尧峰及半而返循径至下尧峰》、《石壁》、《韩忠武墓》;《薄暮登石公山》、《雨中吟》、《渡太湖联句》;《舟中望缥缈峰》、《包山寺》、《毛公坛》、《石公菴僧楼》。《南斋集》则是《过涧上草堂》在《往上尧峰及半而返循径至下尧峰》后,《题晤言图》在《落木菴》后,《石壁》在《韩忠武墓》后,《薄暮登石公山》在《渡太湖联句》后,《舟中望缥缈峰》在《石公菴僧楼》后,差异颇多。
《南阳集》所收词与《南斋词》序次差异最明显的是前十六首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除第一首相同外,其他十五首可分为两组:第二《探春慢》至第七《壶中天坐环溪紫藤花下》六首,在《南斋词》中的顺序是第十一至十六首;第八《月上海棠》至第十六《汉春宫(13)定窑蚕蛾香合传是宫奁中物因赋》九首,在《南斋词》中则为第二至第十首。他如第五十五至第六十五、第七十六至七十九诸首,亦多有序次的不同。
2.诗、词字句及篇题异同
(1)诗、词字句异同
逐一比较《南阳集》与《南斋集》相同的五百七十七首诗,字句不同者约二百处(14)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这些不同,多表现在一字、两字上。如《南阳集·半山看桃花》“红影倒溪流不注去”,《南斋集》作“红影倒溪流不去”。此首为七言绝句,《南阳集》此句却八个字,再结合下句“始知春水恋桃花”,可知“注”字为衍文。又如《南阳集·积雨初霁集平山堂看牡丹复过环溪》“吹诗清欲全灰”,《南斋集》作“吟诗清兴欲全灰”。此诗他句皆七言,惟此一句六言,且意义不明,显然有脱误。《南阳集》的钞校者于“吹”旁书“吟”字,又于“清”下添“兴”字,如此便与《南斋集》无别。其他诗句的不同亦类此。
《南阳集》收录词的数量较诗为少,文字不同仅三十馀处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如《南阳集·月上海棠》上阕末句作“一片压绣”,《南斋词》作“一片波光压绣”,钞本校者于“片”下书“波光”二字,则与《南斋词》相合。又如《绮罗香帘》下阕“小雨如尘,一桁嫩寒难隔”,《南阳集》“寒”下原有“碎影”二字,当是涉下“未须嫌碎影参差”而衍,钞校者删此二字之后,即与《南斋词》文字相同。
由以上比较可知,《南阳集》与《南斋集》、《南斋词》的诗句、词句并无本质上的差异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文字上的不同大多是《南阳集》在抄写过程中产生的讹脱衍倒,且今所见清爱堂钞本已多据底本进行了增删补乙。经过校正之后,这些诗句、词句便与《南斋集》、《南斋词》几乎完全相同了。
(2)篇题异同
诗句、词句逐字比较之后,若不计手民之误,则基本可视为相同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但其篇题却有较大差异。据笔者统计,《南阳集》的五百七十七首诗,题目和《南斋集》全同者四百三十一首,不同者一百四十六首。这一百四十六首中,有少量的差异是手民之误所致,如卷一《山楼望雨贺吴柳溪》,《南斋集》“贺”作“和”;卷三《登双峰阁以清磬度山翠闲云分韵得来字》,《南斋集》“云”下有“来竹房”三字;等等。凡此种误差,《南阳集》的钞校者大多已据底本进行了增删改乙。然绝大多数篇题的不同并不在一字、二字,而是有十几、二十字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一、人名的减省或替代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斋集》诗题中详列诸人之字或号,而《南阳集》或直接省略,如卷二《夏至后一日邀胡复翁诸先生小集行菴时雨适至以满林烟雨听啼鸪分韵得雨字》,《南斋集》作《夏至后一日邀胡复翁唐南轩查星南陈亦韩程洴江诸先生家兄嶰谷小集行菴时雨适至以满林烟雨听啼鸪分韵得雨字》,《南阳集》比《南斋集》少“唐南轩查星南陈亦韩程洴江”“家兄嶰谷”等十六字;或以“友”、“友人”、“诸友”、“客”等字替代,如卷四《仲夏诸友集行菴题壁间王虚舟吏部书石梁瀑布四大字》,《南斋集》作《仲夏蒋西原邵北崖程洴江三太史烛门竹町玉井于湘家兄嶰谷集行菴题壁间王虚舟吏部书石梁瀑布四大字》,“蒋西原邵北崖程洴江三太史烛门竹町玉井于湘家兄嶰谷”等二十四字,《南阳集》亦省称为“诸友”。仅就《南阳集》卷三至卷五看,以“友”字等代具体人物者就有七十九首。
二、地点的省略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阳集》卷三《听鸟》、《苹花》二首,诗句基本同于《南斋集》之《行菴听鸟》、《渔川斋中苹花》二首(15),却省略了“行菴”、“渔川斋中”。他如《行菴早秋用东坡望湖楼醉书五首韵》、《入夏以后同人多行菴宴集秋杪复集玲珑山馆各赋四截句》、《初夏行菴文宴孟亭太守携鲥鱼佐饮用东坡漠陂鱼韵》等,《南阳集》皆删去“行菴”二字。
三、联句的省改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南斋集》共收联句十二首,《南阳集》中同样见之。除《渡太湖联句》仍保留“联旬”二字外,其他十一首,省去“联句”二字者五,省去“联”字者一,改作“吟”者三,改作“咏”者一,而《壬申上元日》一首,则当是省去“联句”二字之后,又添入“日”字。联句乃两人或多人各自为句,合而成篇,《南斋集》的十二首联句,皆于各句之下加注成句之人,而《南阳集》均未注出。《南阳集》既于诗题中对“联句”二字加以省改,又不在诗句下注出成句之人,这就使得由多人合而成篇的诗作看似为出自一人之手。
以上三种是《南阳集》与《南斋集》诗题差异的主要类型,另外还有简省或合并作诗缘由、人物者,如卷三《辛未仲冬友至雨中招集山馆有怀》,《南斋集》作《辛未仲冬樊榭至自钱湖谢山至自甬上雨中招集山馆有怀家兄嶰谷暨于湘北上》,则《南阳集》不仅把“樊榭至自钱湖谢山至自甬上”等十二字简化为“友至”二字,且省略了“有怀”后“家兄嶰谷暨于湘北上”等九字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又如卷四《初夏卪至因开瓮与同人共饮用东坡蜜酒歌韵》,《南斋集》作《去冬王孟亭太守以汎光春见饷不敢私尝今年初夏孟亭适至因开瓮与同人共饮用东坡蜜酒歌韵》,所叙作诗原委甚详,而《南阳集》则把“去冬王孟亭太守以汎光春见饷不敢私尝今年初夏孟亭适至”等二十五字简为“初夏卪至”,不仅原委不详,且与“初夏孟亭适至”之意不符。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这种十几、二十字的差别,绝非手民之误,而是《南阳集》、《南斋集》原书如此。
与诗相比,《南阳集》所收词与《南斋词》的差异主要在词牌下的题注,往往也是《南阳集》比《南斋词》简省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如《扫花游》、《如此江山》、《齐天乐》、《江城梅花引》、《醉太平》几首,《南斋词》分别有“春分”、“春日平山堂”、“送樊榭归湖上”、“行菴感旧”、“山馆春夜竹町对鸥至自钱塘”小注,说明何时或为何而作,而《南阳集》皆无。即便有注者,《南阳集》亦相对笼统。如《定风波见友手迹有感》,《南斋词》作《定风波见薏田手迹有感》;《百字令送友归钱塘》,《南斋词》作《百字令送竹町对鸥归钱塘》,虽不像诗那样相差十几二十字,然于人名处,《南阳集》多书作“友”字的手法则是相同的。
综上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钱大昕《南阳集》与马曰璐《南斋集》、《南斋词》在诗词数量、诗句词句等方面几乎无别,所不同者多在序次及篇题上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内容如此相同,其著者、书名却迥异,作为诗词别集来说,则必有一真一伪。而从其篇题的省简手法看,当是《南阳集》抄袭了马曰璐的《南斋集》与《南斋词》。
二、《南阳集》伪撰考实
马曰璐的《南斋集》与《南斋词》,乾隆二十五年(1760)始刻,其后主要有咸丰间刊刻的《粤雅堂丛书》本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清代以来官私书目著录者,亦不外此两种版本,其在文本流传与内容诸方面均无疑问。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进一步考辨,我们完全可以确定:题作钱大昕著的《南阳集》,实为拼合马曰璐《南斋集》、《南斋词》二书而成的一部伪作。
其一,在钱大昕及其友朋、后人的文字中,均找不到《南阳集》任何相关的记载,亦不见征引,则此集之由来颇有疑问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现今流传下来的钱大昕的著述中,“南阳”二字屡见,所指皆为地名,不见只字提及以“南阳”为其别集之名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钱氏著述博涉四部,且大多手自编订,如《潜研堂文集》、《诗集》、《竹汀居士年谱》等。在其生前刊行传世者,已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十驾斋养新录》、《通鉴注辨正》等多种。即使生前未刊行者,大多也在其殁后不久相继付刊。所为编校者,或是其好友,或是其后学,亦或是钱氏家人。在其子钱东壁、钱东塾所撰《皇清诰授中宪大夫上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提督广东全省学政显考竹汀府君行述》一文中,将钱大昕所著之书,分已刻者、未刻者、未成者三种,详列其目,又列出钱氏所校书之已刻、未刻者(16),而《南阳集》既不见于所著书,也不见于所校书。
不仅如此,在与钱大昕交游诸人的文字中,也找寻不到和《南阳集》有关的只言片语,钱氏同时代及其后学亦不见提及或征引此书,尤其是《南阳集》中的词作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钱大昕作为乾嘉时期的学术大家,早年以诗名吴中,与王昶、王鸣盛、曹仁虎等有“吴中七子”之目,后以献赋获知于乾隆皇帝,为官讲学之馀,研精经史,并不闻以填词名世,其自订年谱中亦无一字提及词集。然钱氏确有词作传世,且为学者所关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叶恭绰编《全清词钞》,即收录钱词二首(17),后徐雁平、曹明升对钱词相继进行过辑佚(18),新出版的《全清词·雍乾卷》收录钱词也仅三首(19)。综合诸家所知见,不计重复,则钱氏词作不过七首,皆不曾提及《南阳集》及其中一百二首词作,是其由来不足为信。
其二,《南阳集》诗词所反映的史实与钱大昕之行事或家世相抵牾,却与马曰璐相符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
《南阳集》所收诗词,仅从题目看,即有与钱大昕不相符合的内容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如卷一《辛亥九月十日同厉樊榭陈对鸥汪祓江家兄嶰谷游真州吴氏园亭用庾子山梨红大谷晚桂白小山秋平字为韵》、《己巳祀灶日有感橘堂先兄次西唐韵》、《壬戌正月十六日同符药林陆南圻家兄嶰谷月夜游平山时从陆氏山庄饮散》;卷三《雨中与诸友见过有怀家兄淮上》、《送家兄入都》、《送家兄同人各赋一物得马鞭》、《送家兄渡河因留滞关口是夜仍泊清江》、《家兄北行未得同渡河竚立南岸久之归卧篷窗怅然有作》、《家兄寄北味并示以诗》、《上元前一日家兄北归集友晚清轩》;卷五《哭先兄十绝句》、《先兄遗腹生女诗以伤之》、《先兄遗稿乞归愚先生删定因书其后以代柬》、《义门何学士手书所摘眉山剑南联绝册子为先兄故箧中物丙子秋杪西畴先生索观追感往昔题诗三首因泫然以秋(20)》;卷六《好事近辛未十二月舟泊清江迟家兄南还立春此(21)日也》。这十五首诗词,或云“家兄”,或云“先兄”,前三首同时出现了家兄、先兄之字或号:嶰谷、橘堂。然验之钱大昕撰《先考小山府君行述》,则曰:“子二:长不孝大昕……次不孝大昭。”(22)又手编自题《竹汀居士年谱》详述其出生云:“先大夫年逾三十,尚未得子。姑夫沈组佩先生言房门不利,当闭之而别启户焉。如其言,期年而居士生。”(23)所叙伯仲序次甚明,并无“家兄”、“先兄”之说。而《南阳集》诗题中省简之“橘堂先兄”、“家兄嶰谷”,正是马曰璐的长兄马曰楚(号橘堂)与次兄马曰琯(字嶰谷)(24)。前文所言《南阳集》删削之“行菴”,则是马氏兄弟宴集游憩之处(25),而“渔川”乃张四科自号,其人与马氏兄弟亦多雅集唱酬(26)。
再细考其内容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如卷一《己酉孟春雪霁邀裴琴泉管水初吴柳溪张凝思集南阳》:
书林诸君才思绝,夜半窥书眼如月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相将无可奉清欢,留得晴窗一堆雪。雪里梅枝间竹枝,擎杯莫唱春风辞。春风吹过秋风度,共看孤罴据深处。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南阳为作者与友人读书、集会之所,其别集之称“南阳”,或亦由此而来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然这首诗之时间、人物却颇有疑问。钱大昕生于雍正六年戊申(1728),卒于嘉庆九年甲子(1804),在此七十七年中,己酉年凡二:一为雍正七年(1729),钱大昕两岁;一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钱大昕六十二岁,则诗中己酉显然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又裴琴泉、管水初、吴柳溪、张凝思诸人,除管水初一清之行迹略可考见外,其他三人均不详。据《淮海英灵集》作者小传,管一清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后任广东增城县知县。“适邻邑贼匪聚众山中,穆轩(管一清号)发觉,闻于督抚,剿灭之。以引见入京师,卒于旅次。”(27)所云“邻邑贼匪聚衆山中”一事,据《增城志》载,在乾隆十七年(1752)。又《(道光)广州通志·艺文略》载:“《增城县志》二十卷,国朝管一清修存,乾隆甲戌(十九年,1754)。”(28)乾隆甲戌(1754)至乾隆己酉(1789)有三十五年之久,再结合《淮海英灵集》小传,那么1789年管一清是否还在世,就颇有疑问。而马曰璐《南斋集》卷一同样的诗句,诗题作《己酉孟春雪霁邀裴琴泉管水初吴柳溪张凝思集南斋》,一作“南阳”,一作“南斋”,而所与集会之人、诗句却一字不差。据《南斋集》前乾隆二十五年(1760)蒋德序、乾隆二十六年(1761)杭世骏序,结合马曰璐的生平(29),则此诗之己酉当为雍正七年(1729),时管一清还未中进士。如此看来,“集南斋”较“集南阳”为可信。
再如《南阳集》卷六《思佳客》一词:
叶底花开忆浅红,茸茸烟穗夜情浓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移来绣阁文纱外,栽向斜阳小院东。离故土,带薰风,可怜时节是清冬。知君赠我非无意,欲把芳名故恼公。题注曰:“戊辰冬日,南圻以合欢一株移植山馆。时余有骑省之戚,因赋此阕以寄南圻。”骑省之戚,谓丧妻之哀,然钱大昕《亡妻王恭人行述》云:“予年十五,应童子试。……(虚亭)先生乃以恭人许予为配焉。……岁庚午,予始赘外家。”(30)庚午,乾隆十五年(1750),而戊辰乃乾隆十三年(1748),时钱大昕尚未娶妻,何来骑省之戚。检马曰璐《南斋词》卷一《思佳客》一首,除“裁向斜阳”作“栽向斜阳”外,其他正文、注文皆同《南阳集》。马氏丧妻之年,考《南斋集》卷三《怀西畴新安得楼字》“以君枌梓恋,深我埋瘗忧”注曰:“时托西畴携青乌家至扬州,为亡内营葬地。”而此诗之作,恰在戊辰年(31)。且马氏又确实筑有小玲珑山馆,《思佳客》注中所云“山馆”当即此处。
尤能证明《南阳集》之伪者,当属卷五《朱碧山银达磨》一首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其“酒器有银槎,户小识饮量”句注云:“予家有朱碧山所制银槎,予能尽槎之半,用以为号。”则作此诗者号半槎。但据钱氏《年谱》下曾孙庆曾注,钱大昕“字晓征,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32),不云其有半槎之号。号半槎者,乃祁门马曰璐佩兮(33),诗中所叙,正与马氏行事相合。(王晓静)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扬州道教灵符网请符,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799.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